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文里:乡村文化“火”起来

  本报记者 阮冰莹 实习生 肖燕湘

  来到潮安区庵埠镇文里村的人,总能从这个有着九百多年历史的村落里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

  作为潮安区和庵埠镇党政所在地、市委宣传部的“文化亲家”、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首个“潮州文化研习基地”,文里村的民间文化研究、传习活动非常活跃,一到晚上或节假日,村头巷尾经常飘荡着悠扬悦耳的乐曲声。

  从文里潮乐社创办之初起,文里村村民吴叔就参加乐社的活动,至今已经有20多个年头。每有空闲吴叔就会来到文里潮乐社,和乐友们凑到一起吹拉弹唱,自娱自乐。遇上重大节日或村里的民俗活动,他们则会走上街头,用自己手中的乐器营造浓郁的节日气氛,活跃乡村的文体生活。 

  与吴叔等人不同的是,在村里的“博文堂”,写得一手好字的郑茂森,却带着孩子们专心致志、一笔一画地练着书法。郑茂森退休前是小学教师,当过农民夜校的文化教员。前段时间,在文里村“两委”班子的支持下,郑茂森等人办起了书画培训班,每逢周日和寒暑假,就向村里的孩子传授书法、绘画技艺,最高峰的时候“博文堂”内甚至“挤”进了九十多个孩子。尽管培训任务重,又分文不收学费,郑茂森等人还是乐此不疲。他说,自己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希望尽己所能,让这些孩子们能够把字写好,将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事实上,在文里村,像郑茂森等人一样热心乡村文化事业的人还有很多。文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谢秋强告诉记者,这些年,随着文里村经济迅猛发展,口袋里有了钱的文里人,更加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在村“两委”班子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不少企业老板、社会热心人士纷纷出资出力投身文化建设,如今,村里不仅拥有四支龙舟队、两支锦标锣鼓队,还有舞狮队、舞龙队、英歌队,以及鲤鱼舞俱乐部、潮乐社等一批文艺团体,而依托着这支不断壮大的群众文化队伍,前年端午,文里村成功举办了“诗人节・文里行”大型文艺活动;去年3月,“阳春文里文化节”又让村里的文化活动“火”了一把。不久前,文里村又和市委宣传部结成“文化亲家”,随后被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授予为首个“潮州文化研习基地”,文化研究空间、文化传习平台更加广阔了,文化事业呈现出愈发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越来越多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被送到群众中间。

  至今,许多村民仍清楚记得去年12月20日,他们的结对“亲家”――市委宣传部到这里开展“文化走亲”的场景:当时的乡村大舞台上,道德讲堂、潮曲大家唱、潮语讲古等一个个具有浓郁潮州地方特色的节目精彩上演,在极大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促成了文化工作者和基层群众亲人般的深厚情谊,使群众真正成为文化的创造者、表演者和欣赏者。

  有了殷实的文化家底和市委宣传部这个“文化亲家”,眼下,文里村推进文化建设的底气更足,脚步更加坚定了。谢秋强告诉记者,新一年,文里村又要筹划一件大事,编写出版《文里史谭》,详细收录文里的古建筑、风土人情和文教事业等内容,使之成为文里村一本“文化百科全书”,把文里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

来源:潮州日报   责任编辑:匿名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共同点

潮汕故事剧:咸蒜头卖仔(第二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