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德鹏、黄泽群报道:昨天上午,出席市十三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的人大代表在各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踊跃发言,气氛热烈,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内容务实鼓舞人心。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得民心民意
龙湖团代表吴小云表示,去年市政府做了大量工作,经济发展取得成效,交通设施建设、民生民安工程等方面有目共睹,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她建议要高起点、高标准做好海湾新区建设,明确定位;加强对小公园的保护,提高城市品味;继续加大力度整治环境,加大水污染治理,做好江河两岸绿化工作。
金平团代表陈国翔对汕头去年经济实现10%增长感到振奋。对报告中提到今年要拿出7.16亿元办理十件民生实事,他表示拥护,特别是绿满家园建设,这是关系到汕头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的大局,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工程。
代表陈奕生则建议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净化市容市貌,维护汕头良好的卫生环境,并且希望加强人文管理,树立文明新风,对不文明行为、农村婚丧喜庆的旧风俗进行规范教育。列席人员吴大明则建议加强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建设规划管理,杜绝汽车乱停乱放现象,提倡环保出行,让市区交通有良好的秩序。
着眼卫生医疗问题解决看病难
潮南团代表马驰是一名基层卫生工作者,他在讨论现场上提出了希望尽快恢复农村卫生站医保门诊报销的建议。马驰指出,目前我市不少农村卫生站无法实现门诊医保报销,村民看病至少要到镇卫生院门诊,由此带来了几个问题。首先诸如一些身处山区的村民,从自己家到镇卫生院起码要走上几十公里的路,加上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小孩,看病十分不便。其次,由于村卫生站无法实行医保报销没人看病,导致卫生站的医护人员纷纷辞职,对农村卫生体系造成很大的影响。马驰希望能够尽快完善农村卫生站门诊医保报销并加强监管,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的问题。
潮南代表欧利民同样着眼于卫生医疗问题,欧利民建议,医保结算应实行按病种结算的方式,对于特殊疾病可相应提高标准,同时要公开医保结算情况,做到规范透明,以此确保汕头作为粤东区域医疗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