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变美了,乡亲们高兴!”记者走在蓝城区各村整洁的村道上,听村民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老百姓的这句心里话,背后是蓝城区去年村居环境的大改善,是该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
村貌变靓:路宽景美民欢颜
“将,哈哈,我赢了!”走进蓝城区白塔镇元联村,记者首先看到一群满头白发的老大爷围坐在小花园的休闲桌旁,兴致勃勃地下着象棋。66岁的邱岳嵩大爷告诉记者,这个位于贤兴中学门前的小花园,原来堆满了杂物和垃圾,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也严重影响了贤兴中学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去年村里掀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高潮,这块之前人见人厌的“恶瘤”,如今变成了人见人爱的“香馍馍”,老人、小孩都喜欢到这里休息、游玩。
走进元联村,干净、整洁、美丽的村容环境让人耳目一新,放眼望去,曾经泥泞崎岖的黄土路修成了宽敞平坦的水泥路,低矮破旧的土坯房改建成了美丽气派的小洋房,昏暗的路灯换成了明亮节能的LED灯,肮脏混乱的寨前埕变成了供村民休闲娱乐的小花园……
“现在的路比以前好多了。”村民邱初开指着锦贤大道告诉记者。锦贤大道建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路面残破不堪,且没有路灯,严重影响村民日常出行。去年,在村“两委”干部与内外乡贤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筹集200多万元,重新修建锦贤大道,完善两旁的路灯等配套设施,不仅造福了全村村民,也方便了邻近村民的出行。
记者采访时恰逢该村举行传统文化活动,外出乡贤纷纷回村庆祝,宽阔平坦的校西寨前埕整齐地停满了小轿车,村党总支书记邱晓文告诉记者,校西寨前埕原来乱搭、乱建着鸡舍、猪舍,卫生环境十分恶劣,去年花了40多万元,将猪舍、鸡舍拆除,铺上混凝土,现在这里不仅是村民免费的停车场,还可以供村民休闲娱乐,成为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元联村美丽村居的建设步伐没有停下,目前,投资300多万元、占地35亩的元联文化公园已经开工建设,邱晓文告诉记者,元联人一定会加温鼓劲,力争尽快将公园建成。
乡贤给力:革命老区焕光彩
蓝城区瑞联村俗称“水流埔”,是粤东著名革命老区,如今,革命老区披上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衣裳,焕发出新光彩。
瑞联村内的南侨二校解放前是“革命摇篮”,在抗战期间为党培养了一批革命志士和骨干党员。站在南侨二校前,映入眼帘的是平坦整洁的小广场,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这里散步谈心;广场前面是一个果园和一方水塘,水塘明净,颇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诗意;一条干净的村道绕着水塘往村外延伸出去,隐入成荫的绿树中间;绿树后面,是崭新的楼房和别墅……
据瑞联村党总支书记黄春镇介绍,去年来,该村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资金超过千万元。修缮南侨二校并配套相关设施;投资60余万元修建内河石篱;投资300多万元修建村文化广场及配套相关设施;投资180多万元完善保护古村屋、祠堂;还花了30多万元修建起与邻村相接的水泥桥,命名为“团结桥”,寓意邻近乡村之间的和睦相处,更寓意海内外乡亲团结一致共建新农村。
“这些建设,得益于广大乡贤的慷慨捐资。”黄春镇说罢,掰起手指头细数着:去年,乡贤黄榕城捐资200多万元、乡贤黄伟忠出资30多万元……据他介绍,在过去一年中,先后有50多名乡贤出钱出力帮助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瑞联村这个革命老区在一年间就变了模样。
72岁的村民黄秀春告诉记者,乡贤们大力支持家乡建设,使自己能在晚年享受这么好的生活环境,感到格外开心。“解放前革命先烈出生入死,为的是让子孙后代过上好日子,现在元联村终于换了容颜,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们当村干部的心里舒坦多了!”黄春镇兴奋地说。
整治内河:绿水如带绕村郭
来到霖磐镇东洲村,记者的感受是两个字:清、绿!
绵延21多公里的内河,像臂膀一样环抱着东洲村。溪水清澈洁净,溪边绿树垂荫,一派清悠的田园景象。然而一年前的东洲村内河并不是这样子。该村村民向记者介绍,以前溪里淤泥堆积,溪水污黑发臭,一遇到稍大些的雨水,溪水就溢上岸,不仅影响村民出行,还损坏农作物。去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管委的重视帮助下,该村上下齐心,对内河进行了清淤整治,清拆河边旧厕池、旧屋,工程涉及全村近一半的村民,“但是乡亲们很支持,整治过程非常顺利。”村干部向记者说道。
在村民们的同心协力推动下,沿河石篱和栏杆修建起来了,河水变清了,内河通畅了,即使在去年超强台风“天兔”来袭期间,该村也没有发生内涝。此外,该村还投资修建了一个水泥旷埕,供村民健身;还修建文化室,供村里老人休闲娱乐。
亮点迭出:蓝城村居展新颜
元联、瑞联和东洲村的村居新变化,折射出去年蓝城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俗成绩。
据了解,2013年,蓝城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计47个,计划总投资1.2亿多元,已投入8166万元。其中,乡贤等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捐资达1055万元。该区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中,遍地开花,亮点迭出——磐东街道着力社区水改工程建设,同时注重打造休闲场所,不断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其中,河中公园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600万元;霖磐镇新农村建设共筹资1085万元,建设10多个村政设施项目;月城镇共筹资2600多万,进行村道、文化公园建设以及内河、卫生环境整治等;桂岭镇共筹资3000多万元,其中,投资1200多万元在龙岭、玉白、岭丰村建设一个农业综合工程,还改善了鸟围、岭丰和围头等村的村道环境;白塔镇筹资4000多万元,其中,配套2300多万元用于完善各中小学的硬件设施建设,改造教学楼;龙尾镇所有自然村均完成村庄规划、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并全部纳入城镇统筹处理垃圾,同时实行了雨污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