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民生短板,加快解决民生问题,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在今年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郑人豪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凸显的正是浓浓的民生情怀。“构筑群众安心生产生活的保障网”、“持之以恒办好十大民生实事”……一句句平实而稳重的话语,串起了一个个动人的“民生关键词”,为草根百姓勾勒出新一年幸福汕头温暖人心的“乐居图”。
CPI涨幅控制在3.5%以内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人均生产总值增长9.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年度计划。
牛田洋快速通道
汕揭梅高速公路汕头段全线建成通车。汕湛、潮惠、揭惠三条高速公路完成征拆工作,实现全面施工。加快潮汕环线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着手规划牛田洋快速通道。
粤东地区城际轨道
全力推进厦深铁路联络线建设,积极协助、配合完成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加快汕头港疏港铁路项目前期工作,积极配合省加快完成粤东地区城际轨道规划,争取完成市域轨道交通网规划及报批工作。
汕头海湾隧道
新开工国道324线澄海盐鸿至莲阳段、潮南洋汾陈至石桥头段,省道234线潮阳北闸至河溪段、336线南澳环岛公路等路面改造工程。加快国道324线C石至红旗岭段、省道335线澄海段、237线潮阳和平至谷饶段等改造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南澳大桥建成通车。汕头海湾隧道完成设计并动工建设。
肿瘤医院重建
加快发展医疗服务业,科学规划医疗机构布局,推进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重建、市第二人民医院改扩建、白求恩潮阳医院(养老中心)建设;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合作办医,启动建设东区2家大型综合医院,策划建设妇幼儿童或牙科等2-3家三甲专科医院,增强粤东医疗服务中心的辐射力。
离岸人工岛
全面完成东海岸新城水利工程建设和验收,中山东路东延段、滨江大道建成投入使用,加快滨海大道、新津河大桥、外砂河大桥及其它市政配套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和土地营销策划力度,组织实施新津片区土地出让,深化离岸人工岛项目前期论证。
大学路立交
启动西部生态智慧新城土地一级开发和金凤西路、金砂西路、澄海路及大学路立交等路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潮阳东部新城、潮南行政新区、厦深高铁潮阳站(谷饶)物流新城等一批项目开发建设。
开埠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提升老城区,保育活化开埠历史文化街区,重点推进永平路100米沿街范围内房产收购、改造。
防汛抗旱物资仓库
加强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和应急抢险能力建设,在中心城区、潮南区各建一座市级防汛抗旱物资中心仓库和次中心仓库,各区县各建一座防汛抗旱物资仓库,各镇(街道)、村(居)按照高标准在江河两岸沿线设置防汛砂石仓库和物资堆放点,配齐配足储备物资。
练江流域综合整治
启动练江流域综合整治,严厉整治流域内工业污染源,依法关停、取缔沿岸违规设立的电子拆解、塑料加工、印染、造纸等重污染企业和落后产能,打击电子废物非法入口、露天焚烧、非法酸洗等违法行为,推行深度治理和清洁生产,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力争用5年时间颠覆式改变练江流域整体面貌,改善水体水质。
电动自行车登记注册管理
从今年开始,在中心城区开展示范路、示范街创建活动,逐步改善市容市貌。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坚决取缔报废、无牌无证摩托车、三轮车,实行电动自行车登记注册管理,规范出租车营运秩序,加强中心城区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管理。
增加投放100辆以上公交车
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增加投放100辆以上公交车,调整优化公交线网布局,拓展公交服务覆盖范围,增设通往厦深高铁潮汕站、潮阳站等公交驳接线路,提升城市公交服务水平。
建立0--3岁儿童早期教育服务体系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好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改造薄弱高中学校,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保持在90%以上。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建立0-3岁儿童早期教育服务体系,提高学前教育普惠性,确保85%以上农村乡镇建成普惠性规范化中心幼儿园。
基层文化设施覆盖
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大力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100%达标。加快市档案馆新馆建设,积极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建设。
平安细胞工程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平安汕头”建设和“平安细胞工程”,加快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等防控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完成4000个一类、36000个二类视频监控点建设任务。
(本报记者 刘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