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汕头温州新闻联动为潮商温商点赞

汕头温州新闻联动传递宽容诚信正能量

●温州记者千里来汕,联合本报记者 “深挖” 温州商人千里还债新闻●《汕头日报》和《温州晚报》将实行采访互动,资源共享,互相宣传

  “温州商人谢岩斌千里寻人还债”的故事持续“发酵”传播正能量。昨天上午,汕头日报编辑部来了两名远道而来的同行——温州晚报两名特派记者朱承立和李立。他们表示,温州市民在称赞温商谢岩斌讲信用的同时,也为潮商宽容友善的美德所感动,此行是前来继续“深挖”新闻的。

  本报编辑部领导向温州的同行介绍了《汕头日报》报道“温州商人千里寻人还债”的背景和情况,以及汕头和澄海对事件的反响。建议《汕头日报》和《温州晚报》启动两市新闻联动,就事件体现出来的潮商和温商宽容、友善、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进一步采访,实现两市采访互动,资源共享,相互宣传两市亮点。建议马上得到《温州晚报》领导的积极回应,表示将通过这个事件,大力宣传潮汕人和温州人吃苦耐劳、诚信重义共有的美德,通过媒体进一步架起两市友谊的桥梁。

  央视《新闻联播》播出“千里寻人只为还债”的第二天,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做出批示,认为温州商人谢岩斌主动偿还时隔18年的欠款,充分体现了温商诚实守信的精神和品格,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信用建设的良好氛围,更好地塑造“信用温商”、“信用温州”的区域形象。此后,《温州晚报》从2月15日起,在头版头条和一个全版刊登《谢岩斌千里还款成新闻人物》、《温商谢岩斌千里寻人只为还款》等稿件,对“温州商人千里还款”作了详细的报道。昨天上午,两名记者到汕头后,随即投入紧张的采访,当天在《温州晚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温商诚信潮商宽容激起涟漪一阵阵——汕头人盛赞“千里还款”正能量》的报道。

  看了《汕头日报》2月9日在头版刊登的《浙江商人苦寻澄海债主》,和昨天本报头版头条《一纸债款背后是信义》、《信誉比什么都重要》等一组报道,以及《汕头特区晚报》、《汕头都市报》等新闻媒体报道之后,温州记者朱承立和李立称赞汕头媒体新闻的敏感性强,认为“温州商人千里寻人还债”有了完美的结局,但其所传播的正能量还在持续放大,汕头与温州两市的新闻媒体一定能够加强联系,资源共享,通过这件事,把潮商、温商诚信、宽容友善的精神弘扬和传承下去。

  昨天下午,本报记者充当向导,带领两名温州晚报记者前往澄海进行深入采访。在债主辛扬德澄海冠山的家里,他边冲工夫茶边笑着说:“昨晚,谢岩斌致电给我,告诉我他荣获‘最美温州人’的荣誉称号,并热情邀请我有时间到温州或北京游玩。” “我相信如果他有钱,肯定会来还的。若是没来还,说明他过得比我还苦”。辛扬德朴素的言语,让温州记者不禁感慨,正是温商的讲信用与潮商的宽容友善,促成了汕头和温州几十年来不曾间断的友好生意伙伴关系。

  在帮助温州商人寻找债主的澄华派出所,温州日报记者对澄海民警高效的工作作风表示赞赏,“这个事情有了完美的结局,但其背后所积蓄的正能量将源源不断,温商和潮商所彰显的优秀品质,值得社会大力弘扬和学习,这也正是他不远千里前往汕头采访的目的。”

  汕头与温州历来都有民间经贸往来,在温州、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有着许多汕头“小老板”的身影。而在汕头商贸流通领域,也遍布温州商人的足迹。从街边店铺到小型商场,温州商人把他们的品牌带进汕头的大街小巷,也把温州商人的经营理念带到了汕头。据了解,汕头与温州有着良好的经贸合作基础,早在2010年就成立汕头市浙江温州商会。目前,在汕头已有近100家涉及餐饮、服装、眼镜、酒店等行业的温州企业在汕发展,促进潮商和温商进一步加强沟通合作。采访中,第一次来汕头的温州晚报首席记者朱承立盛赞汕头市民热情好客,“这座重商的城市,从外在的房屋建筑到百姓的真诚友善内生品质,跟温州很相像,来到汕头,有种回家的感觉。”

  本报记者 魏盼生 实习生 陈燕霆

[1] [2] [3]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来源:汕头日报   责任编辑:蔡英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大笑西游之第三部:大闹莲花洞

潮汕搞笑短剧:超级招聘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