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阴历的三、四月间,
潮汕丘陵地带的青梅和杨梅果子相继成熟收获了。大批的青梅、杨梅运下平原出售。青梅大多卖给人家腌制咸梅,黄享的青梅可以生吃,但潮人有这么一句谚语:“一粒梅三斗火。”不可多吃。一般人家倒是将它作腌制品。一买就是几斤,洗干净之后晾干表面水份,加盐匀,装于坛中封起,一个月后便成为浸在盐水里的酸梅。平时可以取出几颗,加黄糖冲水喝可以解渴帮助消化和解暑;如拌点黄糖又可佐餐,煮鲤鱼、炖鸭也可放两颗进去,使汤水微酸可口。
杨梅,则大多是作果子吃。但潮阳、
普宁一带老百姓,则常在盛产价钱便宜之时,买了较多加盐装进坛中腌制成咸杨梅。到了夏天,取一些出来作佐餐用,尤其是农忙在田野中吃粥时,取出一些作杂咸吃,既适口、又开胃。潮安
澄海平原的老百姓就没有这风俗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