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我市反腐倡廉惩腐治乱强根基 社会善治为民生

  2013年全市乡镇自办案件达228件,立案数在全省居第一位;及时处置、妥善化解揭西县上浦村群体事件的做法,得到了省委书记胡春华的充分肯定,并总结出五条启示,上升为指导全省处置群体事件的经验……这些是近年来我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成效的最好例证。

  转变观念,强化农村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随着中央、省、市各项惠农强农政策的落到实处,近年来,我市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然而,农村建设工程招投标是否公正?贫困户、低保户评定是否公平?农村“三资”怎么监管?村干部是否以权谋私?……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

  以陈绿平书记为班长的新一届市领导班子敏锐地看到,村干部直接面对基层群众,一旦发生思想蜕变,将给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2011年12月,市委明确提出,要用2年至3年时间,实现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党风政风社风进一步好转,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廉洁从政、廉洁从业更加规范,作风明显改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的目标。通过打好这一场硬仗,以党风廉政建设新成效取信于民,为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纪律保障。

  惩腐治乱,深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最后一公里”。在市委旗帜鲜明地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主业”,从惩腐治乱入手,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坚决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近两年来,全市乡镇办案率均达100%。对涉及农村民生民利的案件更是重拳出击,紧追不放。如查处的惠来县葵潭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案,对所涉及的46个问题全部查清,对涉及的责任单位6个、责任人31人全部进行责任追究,其中纪律处分11人。

  为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深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我市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进一步健全监管和处置制度,完善“三资”账务,向农民群众交一本“明白账”,让农民群众吃一颗“定心丸”。全市95个乡镇(街道)1614个村(居)全部完成“三资”清理。建立了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的揭阳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对全市1614个村(居)的“三资”实行实时在线监控,共发现问题78个,涉及金额11373万元,全部落实整改。查处涉及“三资”问题的案件28件,处分党员干部29人,其中追究刑事责任11人。并以此为契机,推行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基层站所负责人、村(居)“两委”干部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强化对基层干部廉洁履职的监督制约。

  实招实事,着力为民纾忧解困

  在着力惩腐治乱的同时,坚持惩治结合,出实招、办实事,连续两年在全省率先集中解决历史积压问题,妥善解决一批影响农村基层稳定的问题,着力为民纾忧解困。每年选择一批问题村开展帮扶整顿,由市、县两级党政领导挂钩帮扶,采取“一个领导+一个工作组+一个方案”的模式,近两年先后对103个问题村开展帮扶整顿,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合理诉求。建立由领导干部阅批来信、公开接访、重点约访、专题接访、主动下访、适时回访、网上信访、网络问政等8种渠道,全力开展信访积案化解百日行动,特别是2013年所采取的解决基层问题十二项举措,信访积案化解率100%,有效解决群众诉求,不仅进一步密切了各级干群关系,而且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隐患。

  通过开展帮扶整治问题村、扶贫开发“双到”、“双联双促”、向落后村派驻“第一书记”等活动,切实妥善解决一批影响农村基层稳定的主要问题。两年来,通过扶贫开发“双到”活动,与420个村结对,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亿多元,切实改变贫困落后村的村容村貌;通过“双联双促”活动,与439个村党组织结对,促进改善民生;通过选派761名优秀年青党员干部到落后村担任第一书记,达到听民意、凝民心、维稳定、促发展的良好效果。在全省率先开展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建立村级“一室两会”(代表工作室、公益理事会、民主监事会),畅通人民群众与党和人民政府的对话渠道,构建互信、包容、和谐的干群关系。深化建设“廉洁一线”和党务公开平台的问责和预警、考核体系,促进基层党务公开、财务公开、村务公开的进一步规范化、有效化。

来源:揭阳日报   责任编辑:邱洁纯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本土电影:钦潮传

潮汕故事剧:二瓮银(第三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