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范机动车停放秩序,我市从1月10日起对中心城区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经物价部门审核批准的珠江路、珠池路、锦龙路、锦龙南路、韩江路(天山—衡山路段)等5条路段停放的车辆实施试点收费管理。近段时间来记者走访发现,实行收费后,这些道路的交通状况和停车秩序明显好转。平峰期原本一位难求的珠江路甚至出现泊位大量空置,车主可“随挑”停放的难得景象,而就餐的高峰期,车辆停放的秩序也明显好转。
停车管理智能化
据介绍,此次引进的城市道路停车智能管理系统分为停车智能化收费管理、停车诱导管理两个子系统。以市区韩江路为例,在路口,市民可以看到引导屏上显示有剩余泊位多少个,车主将汽车停入划线区域后,地面粘贴的一个手掌大小的圆盘——“车检器”就能感应到车辆驶入的状态,自动向现场工作人员手中的PDA机发出信息。现场工作人员随即前往现场开具停车单据。等到车主要离开时,“车检器”又会提醒工作人员,这个时候PDA机会自动结算,并打印单据。车主交费后,领取收款票据就可以离开。如果碰到不自觉的车主欠费和逃费,收费员可通过PDA上的信息以及停车时拍下的车辆照片自动上传至系统,那么该车即进入“黑名单”,今后再次在该路段停车或停到其它有收费管理的泊位,就会被追缴所欠停车费。
除了这种手持智能收费的方式之外,车主还可以办理与系统后台以及车主手机联通的智能车载标签,这样,当汽车停入泊位后,系统后台会自动感应到标签,发送信息到车主手机告知,车主离开时,系统后台会自动从智能车载标签余额中扣费,并以信息通知车主。据介绍,实行收费管理的5路段的496个泊位由近百名收费员日夜“四班倒”进行收费管理,每个收费员大约管理20个车位。
有市民担心,泊位地面上的车检器看起来“小巧玲珑”,会不会一不小心把它压坏了?对此,相关技术人员对记者说,车检器虽然个子不大,但防水、防化学侵蚀还能抗压10吨的车辆,一般的小汽车不会对它构成“威胁”,用脚踩、用砖头砸更不能损它毫发。而且,车检器颇具“智能”,一旦自身遭到“侵害”,即能通过信号传输向后台“报告”设备出现状况或问题,邻近的收费员和巡查员在几十秒内就可到现场巡查、核实。
收费路段“变宽”了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停车泊位实施试点停车收费管理的5条路段多数时间泊位并未停满,显得较为宽敞,其中珠江路尤为明显。下午4时许记者在珠江路看到,以往路边停车泊位被沿街铺面放置石墩、杂物占为私用、机动车道上乱停乱放的现象已经“绝迹”,路边仅有稀疏的车辆停在泊位内,停放有序,而且马路显得十分宽敞,车流十分顺畅。
虽然路边停车泊位“空闲”,但是一些贪图便宜的市民却将车停到人行道,甚至还将车辆停到附近区间道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道路的安全畅通,群众意见较大。连日来,交警部门组织了交警机动大队和交警龙湖二中队的民警,出动拖车和骑警对五条停车泊位试点收费道路的车辆停放秩序进行专项整治,有效地教育和震慑乱停乱放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婵玉告诉记者,近段时间来整个城市道路停车智能管理系统运行稳定,管理也比较正常。“平时免费随便停车惯了,收费初期不少车主觉得接受不了,但经过近段时间的宣传和劝说,再加上收费流程简单,车主也逐渐理解、配合。” 杨婵玉介绍,目前珠江路等路段尽管平峰期停车不多,但在傍晚5时30分至7时30分的高峰期,泊位基本都停满车,停车秩序良好。下一阶段收费员将对在人行步道上边乱停乱放的车辆贴温馨提示,提醒车主服从管理,尽量按规定停放,以避免因违章停车而被交警处罚。
市民建议短时间停车免费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不少市民建议相关部门吸纳其它城市的先进经验,在停车计费前最好有一个免费的时段。比如参照小区停车的做法,停车15分钟或者半个小时内免费,“优惠”那些仅仅停车买点东西或短时停留的车主。珠江路的很多铺面经营者则表示,珠江路如果能按次收费,或者有1个小时的免费时间的话,将会更加有助于短暂就餐的市民,减少收费对沿街店面生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