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康洁,通讯员黄春华、袁国宏摄影报道:记者从汕头海关获悉,快速的验放速度和充足的燃煤供应,是保障粤东电企运行良好的前提,为粤东乃至广东地区电力供应提供有力保障。据汕头海关统计,2013年经汕头海关进口煤及褐煤共计1929.7万吨,比2012年增加11.4%,汕头海关已成为全国第八大煤进口口岸,价值13.3亿美元,下降5.7%,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69.1美元,下跌15.3%。主要进口自东盟,全年自东盟进口煤1638万吨,增加9.1%,占同期经汕头海关煤进口总量的84.9%,其中超8成进口自印度尼西亚,自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进口激增。
“公司2013年进口煤炭500万吨,占发电用煤的70%。”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公司燃料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由于国际煤价走跌,今年电厂进口煤使用量增多。为此,汕头海关落实24小时预约监管制度、“船边验放”等通关便利措施,对进口煤船采取一次性办理联检及进口舱单到港信息确认手续,为煤船“船到即卸,卸毕即离”提供了保障。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申请审批手续在船到之前办妥,船到之后再办理相关报关手续,船一抵港便可立即靠岸卸载,节省不必要的货物压港费用。”海关充分运用税款担保金制度,在确保国库税款应收尽收的前提下,24小时内放行企业进口的煤炭,切实提升企业通关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