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岱娜)今年来,我市工商部门认真落实全力促进地方经济加快转型发展的28项登记注册改革措施,在登记服务、扶持企业、培育品牌、市场监管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进一步促进市场主体增质提量,加快汕头振兴发展。据工商登记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全面增长,内源型经济呈现出较快发展态势。
据了解,今年市工商部门试行注册资本“零首期”,执行登记注册“零收费”,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掀起社会创业热潮;全面推行“网上登记、双向快递”业务,简化审批环节,提升办照速度。同时,加大力度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今年来支持企业升冠省级以上名称91户,引导295户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进一步促进企业提升发展档次。此外,在全市牵头抓好市场准入、竞争秩序、消费维权和企业信用等子体系建设工作,其中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前期准备扎实开展,已被市人大列入立法调研计划。
一系列得力的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11月底,我市共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3967户,新登记注册资本8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2.38%和55.81%。内资企业(包括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和私营企业)新登记注册资本67.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9.14%。业内人士分析,这反映出汕头的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在今年对国内大型企业招商引资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果。内资企业对汕头市场的信心持续增强,增资扩产呈现良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