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星期日。
早上9时许,唐国和带着一班人从项目部驻地出发,在省道335线霖磐立交至揭阳高新区段两侧来回巡视,看看有哪些地方还需要补工。“虽然道路主体路面已经全线通车,但还有很多收尾工作必须做好,”他说,“作为武汉市政建设集团属下的队伍,我们必须倾尽全力争取把省道335线霖磐立交至揭阳高新区段建设工程建成高效高质的样板路,在揭阳大地上树立武汉市政建设集团的良好形象。”
武汉市政建设集团是省道335线霖磐立交至揭阳高新区段建设工程的承建单位,唐国和是该集团项目部经理。他向记者介绍,项目部共有100多位员工,分别来自湖北、贵州、四川等地,也有广东省内的。“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我们都是修路人!”唐国和自豪地说。2011年底,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修路人”就开始进驻揭阳,项目部驻地在蓝城区白塔镇塔北村。
向员工交代完工作任务后,唐国和领着记者来到项目部办公室。一进门,记者就看到茶几上放着一个药壶,壶里正熬着中药,浓烈的药味在办公室里弥漫开来。“这药是吕工的,他腰不好,经常痛。”唐国和见我们一脸疑惑,马上向我们解释道。唐国和提到的吕工是项目部施工队负责人。今年49岁的吕工工作经验丰富,干劲十足,从没因为腰伤耽误过一天的工作。每天白天吕工忍着病痛坚持工作,晚上回来就吃药,长期带病坚持,毫无怨言。
老家在湖北武汉的唐国和今年58岁,去年5月结束在汕头的项目时,已经一年半没回过家的唐国和归心似箭,恨不得马上飞回武汉和家人团聚,不料集团却派他前来揭阳支援省道335线霖磐立交至揭阳高新区改建工程项目。“刚来时这条路乱七八糟的,到处坑坑洼洼,路很窄,当时路宽只有12米,两车道,一塞车就没完没了。”提起这条路修建前的模样,唐国和感慨万千:“虽然工程的建设困难重重,但是我一来到这里,就感受到揭阳市委、市政府对这个项目的重视,感受到业主单位揭阳市公路局的全力支持与配合,感受到揭阳人民对走上宽敞平坦大道的热切期盼,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鼓励,让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路修好,绝不辜负当地群众的期待!”
唐国和从事道路建设已有41年,修过的路不计其数,谈起自己的工作,他笑着说:“从我进入这一行开始,受到的教育就是——修路架桥,造福于民。修建让老百姓满意的路,这是我们的责任。”
今年春节,唐国和回了一趟家,但是待不到几天他又回到工地,因为他心里始终牵挂着道路的建设进度,离开工地,他放不下心。近2年来,除了春节回家一趟,其他时间唐国和一直坚守在工地,就是为了让工程早日完工。“我们工地是不放假的,因为一边施工一边通车,整条路都要进行维护,所以就连春节,我们的工人和管理人员也都是在这里过的。”说起这些,唐国和显得很平静,眼神却异常坚定:“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这不仅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的责任所在。如果我们不好好干,抓紧干,不仅对不起揭阳市委、市政府和揭阳公路部门对我们的支持,更对不起揭阳老百姓对我们的信任。”
唐国和带领下的这支队伍,每个人都不辞辛劳,任劳任怨。有的队员因为工作的原因甚至连自己的老母亲出车祸都没能回去照顾。
讲起这件事,项目部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梁工一脸的遗憾。作为武汉市政建设集团的高级工程师,去年3月底他被调派到揭阳负责该项目的技术设计,每天早上6点半他就来到工地监督工程的进度,风雨无阻。9月下旬,梁工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母亲在路上被车撞了,肇事司机逃逸了。由于家里小孩还小,妻子又要上班,突然发生这样的事,家里急需他这个顶梁柱前去支撑。可那时连绵的雨季刚结束,天晴正是修路的好日子,项目部全体员工摩拳擦掌正想大干一场赶进度,三座桥梁正在做结构,高新区的道路建设也开始铺开,有一二十台挖掘机加紧进行基础施工,每天还有几个检验单位在进行质量检验。工地上每天都有一大堆事情在等着他处理。面对这样的情况,梁工毅然决定不请假,留在工地继续工作,对于家里人,他只能心留歉意,每天打电话回去询问母亲的情况。
我们正聊天时,一个皮肤黝黑、大块头、穿着蓝色工服的工作人员进来了,他就是来自福建龙岩的机械队队长郑永忠,他手下管理着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机械达六七十台。“我的肤色之所以会这么黑,是因为我每天都在工地开着车吸收日月的精华,接受风雨洗礼。”幽默的郑永忠笑着调侃起自己的肤色来。
“任何类型的车他都会开,他是我们这儿的全能驾驶员、‘万金油’。”唐国和向我们介绍说。手下管理着几十名驾驶员,遇到有的驾驶员生病或是家中有突发情况请假了,郑永忠就自己顶替上去。
今年9月,强台风“天兔”正面袭击我市,风大雨大,把路上的招牌全掀翻了,郑永忠带领铲车司机驾驶两部车帮助周边老百姓抢险,用铲车把倒在路边的广告牌都清除了。附近的塔北村里浸水,村民跑到项目部救助,郑永忠立刻带领队员前往村里,帮助村民修复破损管道,让村民恢复正常用水。
谈到项目部的内勤保障,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项目部的综合科主管丘晓东。祖籍榕城的丘晓东也是武汉市政建设集团的一名员工,去年12月被调到揭阳来。尽管老家就在附近,但是工作繁忙的他却没有时间回家。为了保障项目部的后勤工作,丘晓东甚至忙得连春节都没有时间回家和家人团聚。唐国和忍不住和丘晓东开起了玩笑:“你这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啊!”话音一落,大家全都笑了,笑声里,蕴含着员工们的相互理解与支持,弥漫着这个“大家庭”的温馨与和谐。
■记者手记
向修路人致敬
黄健新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进驻揭阳:尽快把省道335线霖磐立交至揭阳高新区段建设好,让揭阳人民走上平坦的大道。他们虽然默默无闻,但经过他们辛勤汗水的浇灌,省道335线霖磐立交至揭阳高新区段道路更加坚实,走起来更加舒坦!
他们是一群爱岗敬业的“修路人”。有的“舍小家顾大家”,把家里突发事故的不幸置之度外;有的长期带病工作,废寝忘食;有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全心全意投身在工地上;有的长期在一线顶烈日、冒暴雨、挡狂风……这种爱岗敬业、锲而不舍、不畏艰难的“修路人”精神,值得敬佩和学习。
当前,全市上下正为实现“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的宏伟目标而努力拼搏,需要凝聚来自五湖四海的正能量,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凝心聚力支持揭阳的建设事业。建设“粤东经济强市和粤东上善之区”,更需要弘扬这种“修路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