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屠宰场里救出16条小狗 一些市民冒雨认领失狗

 

 

  本报讯 (记者 陈晓敏)“汪汪汪……”前天晚上,在市区天山路一座大厦的平台上,随着一阵阵狗叫声传来,10多名丢失爱狗的市民神情焦急地聚集在一群被解救出来的小狗前,仔细辨认,希望认领回自己的爱犬。面前的16只狗,是爱心人士从屠宰场解救出来的,接下来最重要的帮它们找到原来的主人,带它们“回家”。

  获救小狗多数是“名犬”

  被解救的狗中,有身份高贵的犬种,有温顺又威严的阿拉斯加犬,有美丽又高雅的大白熊犬,有温良又聪敏的德国牧羊犬,还有可爱又灵巧的柴犬……有半人高的大型犬,也有一半手臂长短小型犬。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土狗”,它们也显得灵巧、可人。

  见到有人来“看望”她们,狗儿们都眼巴巴地张望,然后发出几声叫声,似乎正在寻找、呼唤自己的主人……看到这些刚刚被解救出来的狗,市民们也非常激动,他们围过去,一只一只地辨认。他们伸手抚摸着狗的头、下巴。一只黑色的狼犬竟然在一位市民的爱抚下流出了泪水。尽管发现不是自家丢失的狗,但它们相同的遭遇,足以让大家生怜爱与凄楚。

  这批狗是我市一批爱心人士上个月中旬从屠宰场的屠刀下解救出来的。参与救援的小张告诉记者,他们的救狗活动已经持续了4年了,今年是第一次通过网络召集狗主人。狗儿们被解救后,小张就通过微博发出认领通知,并贴出了部分狗的照片,微博立刻引发了市民们的关注,热心的网友们纷纷转发,一时间,本地的各网站、各论坛,以及热门微博都转发了这则消息。

  虽然领不到内心仍感激

  “我就是通过微博得知这个消息赶过来的。”小李告诉记者,他家原有一只德国牧羊犬,养了13年,早已是“家庭成员”之一了。上个月,它出门溜街后就再没回来,一家人因此茶不思饭不想,一直在寻找。3天前,他在微博上看到认领狗的消息,图片中的一只“德牧”非常像家里的那只,所以就赶过来看。经过辨认,站在小李面前的这只“德牧”并不是走失的那只,虽然有些失望,但小李还是对救狗的爱心人士们表示了由衷的感谢,“我也会加入救狗行动的,我不能让这样的悲剧重演。”

  郑老伯则蹲在一只大白熊犬前看了又看。他家的大白熊犬养了6、7年了,几个月前走失后,家里人一直没放弃寻找。前几天,郑老伯的孙子在网上看到被解救的大白熊的照片,家里人看到这张照片后都激动不已,“看着照片我们都觉得就是家里的那只!”郑老伯蹲在大白熊犬面前,一次又一次地唤着它的名字,可大白熊犬就是不理他。郑老伯有些失望地说,家里的那只好像头更大一些。郑老伯围着大白熊犬看了一圈又一圈,又拿起手机拍照许多照片,他要把照片拿回家给家人再次辨认。

  夜晚的冷风裹着寒雨让人不禁打起了寒颤,但得知消息的人们还是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大家焦急又期待,虽然多数人都没有如愿,但大家都感到欣慰,“有这样一群好心人在救助小狗,帮助狗回归家庭,回到‘亲人’怀抱,我们都感到很高兴,也很感动。”郑老伯说。

  “为狗寻主”行动将继续

  参与救援的小吴深有感触地说,人与狗之间感人的故事太多了。有的主人找到狗后,只轻轻唤了一声狗的名字,小狗就扑了过来,与主人相拥而泣,场面让人动容。救助生命,帮失主找回爱狗,让狗重新回归家庭,重新获得爱是他们进行救助的意义。

  小张告诉记者,他们将把没被认领的狗再次拍照后上传到网络上,希望更多丢狗的市民能前来认领,找回自己的爱狗。

  一图一时间无法判定,先拍照片细心研究。

  二图:市民辨认解救出来的狗中是否有自家走失的爱犬。

  本报记者 郑雯佳 摄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蔡英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酒鬼

潮语电视剧:选!选!选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