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加快养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网图)

  

  促进老年服务事业发展

  放开养老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完善发展养老保险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放开养老外资准入限制。这一内容将把养老服务事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对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起到推动促进作用。对此,社会各界给予高度关注。

  促进老年服务事业发展

  市民政局有关科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决定》的这一提法,将把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相信各地将会出台相关措施,支持和促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汕头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6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11%,全市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行列。目前,全市已建成的养老社会福利机构44所,床位4500多张,其中公办福利院6所,镇级敬老院37所,民办登记的社会福利机构1所。我市还推出以政府购买服务为导向的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全市共有346位为老服务人员,为766多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搭建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主体的服务平台,在金平区金厦街道建设集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医疗保健、紧急救援等为一体的居家养老示范中心。虽然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处于起步阶段,离上级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譬如养老床位不足。目前,我市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7.5张,远远低于全国21.5张和全省15.3张的平均水平。

  市民政局副调研员、市福利院负责人黄锡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而目前,养老服务业发展还相对滞后。《决定》提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将会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黄锡强说,当前,除了养老机构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社会需求之外,缺少有一定护理知识和技能的陪护人员将会成为制约我市养老服务业的一大瓶颈。“汕头老人还有一个特殊要求,就是会讲潮汕话,因为现在很多老人还不会讲普通话。”

  放开养老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决定》提出,放开养老外资准入限制。民政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我市正研究出台有关鼓励民办社会福利机构发展的具体资助办法,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养老需求。市民政局已拟定《汕头市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资助办法》,对非营利性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给予运营补助和新增床位补助。同时,配套出台用地优惠、税费优惠、医疗服务扶持以及用水、用电、用气等优惠扶持政策。该办法在征求各区县政府、市直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已上报市政府审定。

  黄锡强表示,放开养老外资准入限制是一大利好消息。养老服务业是公益事业,赢利相对较难。外资、民资进入兴办养老机构一般还是会选择走高端路线。作为大众化的养老服务机构,未来几年仍将是以公办机构为主。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我市养老机构建设。位于濠江区南滨路南侧汕头市社会福利中心已经进入勘测阶段。该项目计划总投资6.4亿多元,计划设计总床位4900个,总建筑面积240780平方米(含地下建筑面积22540平方米)。“入住养老机构的有失能失智的老人,也有需要生活照顾的老人,还有部分健康的老人,存在多种需求,所以,按照规划,汕头市社会福利中心将建有养老院、老年公寓,除了满足需要护理的老人需求外,还满足一部分健康老人的需求,同时配套建设有包括康复医院(含护养院)、活动中心,老年人大学及培训中心等等。”

  完善发展养老保险

  《决定》还提出,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确保参保人权益,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原则。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

  对此,市保险协会秘书处副秘书长魏丹生认为,《决定》对养老保险的提法很具体明确,正是为了完善制度,弥补养老金缺口比较大的情况,保障保险资金到位。此外,目前城镇居民养老做得比较好,而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发展还比较滞后,各地执行情况参差不一,总的来说标准比较低,许多老人还是“吃房头”,依靠儿子养老。《决定》提出,要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信未来农村养老保险会得到较快发展。

来源:汕头日报   责任编辑:许少丽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包二奶

潮汕搞笑短剧:日本仔找鸡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