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八旬农艺师倾心研究狮头鹅提纯

“黑羽”、“大傻”见到曾树创马上上前撒娇。

  提起狮头鹅,很多人都不陌生,潮汕的狮头鹅历来闻名遐迩,并曾获得“世界鹅王”的美称。然而近年来,由于受饲养水平不高、保种育种意识缺乏、鹅种近亲繁殖等因素影响,狮头鹅这一珍贵品种遭遇退化的危机。自小对狮头鹅“情有独钟”的年近八旬老农艺师曾树创,从三年前便自费着手研究狮头鹅的提纯复壮技术,希望能保存狮头鹅的优良纯种,提供种鹅资源。

  曾花“巨资”买回鹅王育种

  近日,记者来到澄海上华镇渡头村,一走进曾树创家的院子,便看到十几只个头硕大、昂首挺胸的狮头鹅,叫声响亮有力。曾树创把一颗包菜切成小碎块,分喂给每只狮头鹅,只见他唤了几声“黑羽”、“大傻”,两只憨头憨脑的狮头鹅便朝他走来,直蹭到他身边,一副撒娇的模样。曾树创介绍说,记者眼前的这两只公鹅,是经过品系选育出来,基本保持了狮头鹅的优良性状,在正常喂养下体重已达24斤。

  年近八旬的曾树创原是澄海白沙农场一名研究员,后调到澄海农科所,从事水稻育种研究,并颇有成就。其培育出的千粒穗和千粒种矮源60—4,获国务院奖状;育成矮秆品种“铁骨矮1号”等6个,推广逾百万亩,被授授予全国作物育种标兵称号。

  作为一名老农艺师,为何会研究起狮头鹅的提纯复壮技术呢?曾树创说,这源于他自小十分喜爱养鹅。曾树创告诉记者,小时候,澄海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养鹅,当时的斗鹅、赛大鹅活动在民间广受欢迎。他八九岁时便自己饲养狮头鹅,目的是参加斗鹅活动,并且在那时就学会从小鹅的外形上分别公母鹅。上世纪50年代初,澄海举行第一届农业展览会,展览会其中一项重头戏便是“赛大鹅”。在赛上夺冠的是一只体型巨大的月浦狮头鹅,曾树创一眼便“相中”,他最终说服了养鹅户将鹅卖给他,用作繁殖育种。“当时花了13元,这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一笔巨资。”曾树创说。

  至今仍让曾树创“念念不忘”的这只鹅王,直至饲养到他初中毕业到广州读书前,体重已达33斤,可以说是当时澄海最大的一只巨型狮头鹅。

  自掏腰包从事“狮头鹅提纯”

  虽然曾树创后来从事水稻方面的研究,但他对狮头鹅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而“迫使”他进行狮头鹅提纯复壮研究的,是因为拥有“世界鹅王”美称的狮头鹅正面临品种退化的危机,且优质的种鹅资源越来越少,这种现状让他感到忧心忡忡。这位老农艺师告诉记者,由于受饲养水平不高、保种育种意识缺乏、市场经济利益驱使、狮头鹅近亲繁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狮头鹅的品种逐步退化,主要表现在狮头鹅的个头越来越小、孵化率低、外貌特征不显著。

  于是,三年前,曾树创从其他养鹅户处购进了600多只鹅用以选种培育。然而,这600多只鹅却挑不到一只优种狮头鹅可以进行提纯复壮,无奈之下曾树创只能将这群鹅卖给其他养鹅户,为此还损失了一万多元。此后,曾树创只好到不同的狮头鹅养殖户处挑选有品种优势的狮头鹅,通过遗传学的理论做指导,将挑选来的狮头鹅进行筛选,配种后再选择,并不断进行培养,不断挑选优种狮头鹅进行培育。

  种鹅的饲料比较讲究,年近八旬的曾树创每天都要骑车到田埂割草来喂养鹅群,并自己种植牧草,保证种鹅群的饲养供给。而研究所所需的资金,都是他自掏腰包。“没办法计算成本,仅鹅的饲料,每年就要花费3000元。”曾树创说。经过精心选育原种,进行提纯、复壮、繁育,目前曾树创已培育出较为纯种的狮头鹅,通过正常喂养,公鹅的体重能达到24斤,继续培育下去,还可以逐步提高鹅的体重。

  “做这项研究,也只是希望能保存狮头鹅优良品种,防止该品种退化,保护好潮汕狮头鹅这一知名品牌。”曾树创说。

  本报记者 蔡晓丹 袁笙 实习生 纪蔓佳 摄影报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蔡英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K脯鸭(第二集)

潮汕故事剧:变色龙(第一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