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上午,市民黄先生驾驶自己的爱车沿长平路自东往西至汕樟路口时猛然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长平—汕樟路口已架设起交通指示灯,与他同向的车辆齐刷刷地停在停止线上等起了红灯。而沿路口右转之后,黄先生又看到了另一番新景象:汕樟路华侨新村路段的道路中央,也设置了崭新的交通隔离栏,并一直延伸至金樟立交桥上。隔离栏的中段即汕樟—华侨新村路口的斑马线上,则树起了交错的低桩,仅供行人穿越。如此一来,汕樟路的通行秩序有了很大的改观。
长期以来,汕樟—华侨新村路口交通杂乱、时常发生拥堵的情况一直颇受市民关注。由于路口附近商铺林立,商贸业较为发达,人流、车流密集,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行人各不相让、抢道闯行的现象十分严重。尽管辖区交警中队每天高峰期均安排3名民警在这里站点疏导,节假日还增派警力,但仍有“捉襟见肘”之感。记者了解到,为改变汕樟路华侨新村附近路段的交通窘况,更好地解决汕樟—华侨新村路口由于交通流量冲突引起的拥堵情况,今年国庆期间,市交警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该路口实施了封闭,并在汕樟—长平路口设置了红绿灯,进一步规范车辆的通行秩序。
记者在现场看到,汕樟—华侨新村路口实施封闭后,路口各种机动车辆和行人混集左冲右突的现象不复再现,通行速度有效提升。更有“创意”的是,路口封闭后留在斑马线上供行人穿行的缺口,不再是简单地树几根并列的低桩,而是垫高了地基,像在一个椭圆盘上交错地插起了一根根红白色相间、约60厘米高的矮桩,这样一来就完全杜绝了小型摩托车乃至轻便电动车“见缝插针”穿越的可能,更大程度地确保机动车辆通行的秩序。
据悉,汕樟—华侨新村路口封闭后,从金樟立交桥方向准备进入卜蜂莲花超市停车场的小汽车必须绕道至汕樟立交桥下的汕樟—中山路口掉头(汕樟—长平路口禁止车辆掉头),而从超市停车场驶出并准备左转进入汕樟路的小汽车则要前往金樟立交桥下掉头。市交警部门为此也呼吁广大交通参与者给予理解和支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共同营造城市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本报记者 刘婉萍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