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文明办、市公益基金会承办,汕头经济特区报社、市广播电视台协办的寻找“汕头最美的人”评选活动自今年3月正式启动以来,面向全市,侧重于基层干部群众,着重聚焦“草根”百姓,采取组织推荐、社会推荐和个人推荐相结合,公众投票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选。力求通过评选、表彰、宣传一批近年来在我市贡献突出、心灵美丽、事迹感人的典型道德人物,在社会上树立起立德修身的楷模。本报今起开设栏目,对“汕头最美的人”评选候选人进行逐一报道,敬请留意。
“不要怕,我来救你!”2013年1日下午2时30分许,本是请假陪同岳父去就医的武警广州市支队四大队副教导员、潮阳籍的郑益龙路过广州沿江路南方大厦亲水平台时,发现有一名男子拍照时失足落水,立即脱下军装皮鞋纵身跳入珠江,落水青年陈永标被救上来,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被水流冲走。3天后,打捞人员在广州市爱群大厦附近水域找到了英雄的遗体。
从警方的视频监控拍摄的录像看,从陈永标落水到郑益龙快速跑步纵身跃入滚滚珠江,只有短短的14秒。这14秒的生死时速意味着郑益龙把遇险救人化为生命的本能。抢救中,岸上群众丢下一个救生圈,郑益龙拿到了,但他转手就把救生圈推给了陈永标。而体力不支的他被滚滚江流推到五六米开外。
汹涌的江水中,一名中年男子跳下水接力。岸上的群众纷纷参与到这场大救援之中,一个个人顾不上寒冷的天气,脱下身上的外衣,一件接一件地打结,用衣服嫁接起来的爱心之绳抛向了水中挣扎的生命。中年男子在群众的帮助下,将接近昏迷的陈永标推向岸边,岸上群众齐力将陈永标拉上岸。
中年男子转身游向江心,想把郑益龙一起带回岸上。但湍急的江水,让耗尽体力的他拉住郑益龙的手慢慢松开了。已经昏迷的郑益龙被江水冲走了,心力交瘁的中年男子默默回到岸上,收拾衣服,悄然消失在人群之中。直到事发后的第2天,人们才知晓中年男子的姓名和身份,他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保安队副队长路志辉。
郑益龙失踪后,千千万万群众热切关注着英雄的安危。路过亲水平台的广州市民,纷纷为郑益龙驻足祈福;在郑益龙的家乡潮阳,乡亲和同学们盼望着好消息传来。珠江西堤码头停航、武警广州支队舰艇大队搜救艇出动、水警蛙人下水、南海救助局水下救援队支援,搜寻、搜寻、再搜寻!人们心存一点希冀,盼望早日找到英雄。然而,全力搜救78个小时后,噩耗终究还是传来。在离落水点东侧500米处,水上搜救人员发现了浮出水面的郑益龙的遗体。
郑益龙牺牲后,武警广东省总队作出决定,批准郑益龙同志为革命烈士。团省委、省青年联合会追授郑益龙“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并号召全省广大团员青年学习郑益龙见义勇为的奉献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新风正气,不断强化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社会建设。
3月10日,郑益龙烈士追悼会在广州殡仪馆白云厅举行,亲人、朋友、战友,以及广州和汕头各地自发民众共两千多人到殡仪馆送别。 老画家用木棉花朵画成了一幅“又见英雄花开”向郑益龙致敬,广州市民在白云厅前饱含深情地歌唱着自发编写的曲子,歌颂“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启动后,经过群众推荐、资格审核、媒体公示、投票评选、综合评定等程序,郑益龙最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道德模范”称号。英雄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激荡在我们这座城市的上空。
本报记者 陈洪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