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泽春)“西马仑”与汕头擦肩而过后,“尤特”接踵而来严重影响我市,近日来势汹汹的狂暴“天兔”又“重创”汕头……今年进入台风季节以来,影响我市的热带气旋比之前两年同期数量增多、强度加大。这也再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汕头是台风多发地区!记者昨天走访市气象台及市三防办了解到,我市每年都要遭受几个台风的影响或袭击。每次台风来袭之前,全市各级各部门便闻风而动,众志成城防抗狂风暴雨,全力以赴将台风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年均3.5个热带气旋影响我市
“汕头濒临南海,是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市气象台负责人昨天告诉记者,从1981年至2010年的资料统计来看,这30年里每年袭击或影响我市的热带气旋少则1个(1997年),多则9个(1990年),平均每年影响我市的热带气旋有3.5个,其中严重影响或正面袭击的为1.2个。
这些热带气旋往往给汕头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和狂浪,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和损失。如1991年7月19日在汕头市区登陆的台风,使我市平均风力为12级,阵风更是达到16级,造成死亡70多人,经济损失22亿元;受2006年5月18日凌晨在饶平和澄海区交界登陆的强台风“珍珠”袭击,我市有71个街道(镇)受灾,倒塌房屋0.175万间,全市因台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5.59亿元……
闻风而动众志成城抗灾复产
作为台风多发地区,我市防风抗灾减灾工作极为重要。据市三防办介绍,最近一些年来,每当有台风袭来之前,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均闻风而动及早部署,各级党政领导也靠前指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台风暴雨过后,全市各地又众志成城开展抗灾复产,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每次市气象台发布相关台风预警信号时,市三防指挥部便相应发出相关防风通知或启动相关防台风应急响应,要求全市各地各部门及早做好防御工作。”市三防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各地各有关部门也提前在台风暴雨袭来之前,组织对辖区堤围、涵闸、水库、电排站进行排查,确保各种设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已回港避风渔船和渔排养殖人员在台风影响结束之前严禁出海;易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地区则提前排涝,并提前做好低洼地区、简易工棚、危房等危险区域居住人员的转移准备。同时,各种应急救援队伍随时待命。每次台风过后,我市各地各部门也迅速投入到抗灾复产工作中。
不断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为更好地减少台风造成的损失,建议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立足于防大灾抗大灾。”市气象台有关专家表示,由于我市自2006年强台风“珍珠”正面袭击以来,已连续多年没有受强台风正面袭击了,一些市民群众容易产生侥幸麻痹心理。为此要大力进行宣传,进一步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尤其是要树立科学观念,克服麻痹思想。要进一步增强气候意识,重视对各类气象预报信息的应用。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建设,以提高防洪抗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