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郑于蓝)同样是中秋,节日祝福的形式却是一年一个样。从以前的挨家挨户登门拜访到用电话、CALL机传情,再到发短信祝福,接着是通过QQ、微博等网络平台写祝语,到如今微信的出现,又一次改写了模式,成为时下节日问候的新潮流。昨天很多市民接收到的祝福微信比短信还要多,有人一天内就收到了40条祝福微信。
昨天,市民纪女士一直拿着手机,时而对讲,时而打字,忙得不亦乐乎。“跟远在浙江的亲戚朋友微信呢!”纪女士笑着说自己是浙江人,嫁到汕头来已有4个年头。早两年,她都会通过电话和远方的亲朋叙旧,而近来,大家都习惯在微信、微博上发送祝福,她也不落后,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在微信上发出了几十条祝福信息。与纪女士一样,市民小陈的手机昨天也是响个不停,不过不是电话声也不是短信声,而是微信和微博的声音。小陈说,现在发微信、微博的频率比发短息要高,而且还能即时对话,连打电话都省了。
不单是年轻人,一些中年市民也喜欢用微信微博来表达情意。“60后”市民林先生昨天就收到了40条祝福微信,而手机短信只有区区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