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潮南潮阳暴雨水灾出现后,很多关于灾情或救灾的谣言开始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上弥漫开来。这些谣言有的夸大灾情,有的污蔑救灾人员,不仅破坏了网络环境,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甚至引发民众的恐慌,影响了全市抗洪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所谓谣言,就是利用各种传播渠道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是不可靠的信息。现代发达的通信手段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依赖,却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一旦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传播,根本不存在的谣言信息就会满天飞,散布到社会各个角落,这无异于“变异病毒”危害更大,给社会造成另一种公共危害。
谣言的能量有多大,既取决于真实信息的透明度,也取决于受众的判断水平。从此次我市暴雨灾害过程中网络谣言的传播,我们可以发现,造谣者或为了发泄情绪而捏造事实,无中生有,或为了吸引眼球而移花接木,虚张声势,或为了贪求刺激而肆意恶搞,歪曲夸大。而很多转发谣言的网民往往出于好奇心和同情心,缺乏理智、谨慎和冷静的思考,被造谣者所利用,成了造谣者的“枪手”。日前,市公安机关已对近阶段来的造谣者进行处罚,从这可以看出,不管手段如何高明,造谣者最终是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我们经常说“谣言止于智者,心态决定一切”。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谣言是经不起分析和推敲的。没有根据的话或信息,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一经分析就会被“粉碎”。大灾面前,我们要做的更多的是急灾区灾民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多做些有益的、有帮助的事,而不是袖手旁观,一味地做谣言的“二传手”。面对每天网络上千奇百怪的信息,我们更需要培育一种健康的、理性的、文明的心态,学会分析、思考和洞察问题,最终得出正确的判断。如果每个人都能保持这种健康的心态,沸沸扬扬的谣言也会消声灭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