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邓丹丹 实习生 陈燕璇)近段时间来,国内多个地区持续高温天气,不少细心的群众发现周围的蚊子比以往少了。一些汕头市民也不禁好奇:汕头今年夏季的蚊子也比往年少么?记者昨日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根据监测结果显示,今年夏季我市的蚊子密度未减反增。专家提醒市民注意防蚊灭蚊,特别是要防止被白纹伊蚊叮咬,预防登革热。
“持续高温天气确实会导致蚊子减少!但是汕头今年夏季的酷热程度并不及国内其他地方,而且雨水明显偏多,适宜蚊子繁殖生长,所以我市的蚊子未减反增。”汕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杀科的谢科长介绍说,在蚊子的生长周期中,卵、幼虫、蛹这3个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都是在水里完成的,而持续高温炎热天气会导致水的自然蒸发增多,水量变少,让适宜蚊子生存的环境减少;与此同时,当水体温度超过35℃,蚊子的卵、幼虫、蛹就会停止发育甚至死亡,当气温达到40℃以上时,蚊子无法产卵。因此,近段时间来我国部分地区连续多日接近40℃的超高温天气,影响了蚊子的繁殖生存条件,导致蚊子减少。不过,汕头今年夏季虽然高温天气持续一段时间,但由于总体来说雨水偏多,客观上为蚊子的繁殖生存提供了良好条件。据监测,今年夏季以来,我市蚊子的密度与往年同期相比总体呈上升趋势。
谢科长提醒说,近段时间,我省珠三角部分地区爆发了登革热疫情,而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就是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市民应尽量避免被蚊叮咬,做好预防措施。据介绍,最简单也最有效的防蚊灭蚊办法就是将家中罐、盆、花盆底部接水盘等容器内的积水及时倾倒,水养植物要勤换水,以减少蚊子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