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施工的吹填工地变成海水泳场、严禁游泳的水厂取水口附近泳客扎堆……每年夏季,我市一些没有配备救生设施的海域或江河频频发生溺水事故,但这似乎无法阻挡部分市民野泳的步伐。最近,市区又有两处严禁游泳的水域,变成了野泳者的“天然泳场”。
施工工地变成海水泳场
市区蓝水星主题公园对面,有一个进入东海岸新城施工工地的入口。从这个入口大约步行600米,可见到堤围内一处正在施工的吹填区域。随着夏季到来,如今这片水域又“衍生”出另一番“功能”——野泳者的海水泳场。前天傍晚,记者来到此处看到,堤围内正在游泳的市民竟多达数百人,放眼望去水中全是泳客的身影。其中,有的是结伴而来的年轻人,有的是独自野泳的外地人员,还有的是一家大小驱车而来。虽然在这处水域的入口处,两块“严禁游泳”的警示牌十分显眼,但在此畅泳的市民,似乎对此视而不见。
记者注意到,这处位于堤围内的水域并不深,一名成年人基本可以站稳。可作为一处施工工地,水域上遍布有许多大铁管,附近又没有任何救生设施,加上施工船只不时来回作业,市民在此游泳依然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走访期间看到,包括小孩在内的多名泳客随意在大铁管上攀爬,现场险象环生。而让记者意想不到的是,这片严禁游泳的水域附近十分荒芜,却开设有一间售卖泳衣、泳具的小卖部。
取水口附近现大量泳客
与东海岸新城施工工地相比,每天出现在梅溪桥上游的泳客有过之而无不及。让人担心的是,在这一江段刚好就有一个水厂取水口,泳客的出现不仅影响水厂正常运作,湍急的江水对泳客自身也存在一定危险。
前天下午,记者在梅溪桥上游看到,沿着堤围而建的道路崎岖不平,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市民驾驶摩托车前来。数百名泳客攀过堤围步行来到江旁,随地更换泳衣后即落水游泳,当时水流较急,不少泳客游得很吃力。
在泳客落水处约100米远,便是月浦水厂的取水口。此处设有一块警示牌,上面写着“此处有涡流,下水危险”等显眼字样。在警示牌下方,橙色的塑料管则将取水口及其周边围起。但只要站在取水口处观察不难发现,在江面两侧,不时有市民结伴游过取水口,并在附近来回畅泳。据附近居民透露,此处大部分泳客都是附近村民,由于路程近且不收费,不少村民宁愿冒着危险,也要将此当作夏季“消暑圣地”。
本报记者杨立轩 实习生 梅一帆 王式之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