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陈氏宗亲联谊总会会长、陈果夫的嫡亲外孙女陈梅月女士莅汕开展为期一周的民间慈善文化之旅。在汕期间,她来到澄海区慧斌外来工子弟学校看望贫困学童,并现场捐赠10万元,赠送给学校自己的亲笔画作《傲梅图》。昨天,在百忙之中,陈梅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讲述了她14年来在汕头从事慈善事业,在这片被她称为“娘家”的土地上撒播爱的种子的历程。
初见陈梅月,是在她下榻的酒店房间里。她亲切地让记者坐在她身旁,拿出手机“秀”出她正忙活的事——在微信上发她的作品“小人书”给粉丝们观摩。她告诉记者:“我是画传统画的,从小人书到国画、油画,若是没有年轻的心态我就拿不出新作品,所以我经常在微信上跟年轻人交流,来获取艺术创作的灵感。
陈梅月是一名传奇式的人物,她出身名门望族,但人生命运颇多曲折。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她的妈妈即是陈果夫的女儿诞下她,取名“梅月”,寄望她的一生能像腊雪傲梅一般高贵、清雅。陈梅月自幼多才多艺,尤擅豫剧、绘画、书法,是我国纸塑戏曲脸谱创始人,还创作了包括150个姓氏、168集、约52万字的《百家姓氏文化图腾》一书,成为迄今为止最完善的姓氏文化研究巨著之一,在文化界引起轰动。心地善良的她热心公益慈善,先后收养23个孤儿,既有父母双亡的孤儿,也有遭遇遗弃的婴孩;有沿街乞讨的小乞丐,也有流落街头的流浪儿……他们总是亲切地唤她“陈妈妈”,多年来她倾尽无私且博大的母爱,靠双手绘画、作工艺品,养育他们成长。其中,有7人获得博士学位,4人获得硕士学位,在各自领域为社会做贡献。
谈到汕头,陈梅月透露了她在这片土地早已有割舍不去的感情。原来,早在14年前,陈梅月便踏上了潮汕大地,并且多次来汕从事慈善事业,她告诉记者,潮汕的山水秀美,文化底蕴深厚,人情纯朴,“我早已把这里当成了我的‘娘家’,每次回到这里,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娘家’般温暖。”
热心公益的她用艺术给予人们慰藉,把自己的画作捐赠给一家家慈善机构、一个个需要帮助的人。这次莅汕,陈梅月在出席“勿忘七七——潮汕抗战图片展”的时候,与她书信往来十多年却素未谋面的老游击队员陈振鹏意外相逢,这份情谊让两个老人双手紧握,激动得热泪盈眶;在澄海区慧斌外来工子弟学校,陈梅月与孩子们一起合影留念,并慷慨解囊,捐赠给学校的贫困学童爱心款10万元和亲笔画作1幅。她还将前往养老院,慰问残疾、孤寡老人,并进行相关的慈善捐赠。
“画有价,情谊却是无价的。我希望用我自己的方式,用艺术给他们一些安慰和帮助。”陈梅月用艺术践行着自己“大爱无疆”的信念,在慈善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本报记者 刘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