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林彦恂 曾春乐 摄影报道) 人行步道沿石与机动车道往往存有一定高度差,我市不少沿街商铺经营者贪图方便在步道上私设斜坡,即便刚完成改造的道路亦未能幸免(右图)。这种违章行为破坏市政道路路面,也影响排水畅通,对市民日常生活危害极大。近期,市城管部门开展联合行动进行了清理整治。
昨天,记者走访金新路、龙眼路、金砂路等路段发现,步道私设斜坡的现象在汕头大街小巷屡见不鲜,新改造完成的路段亦“难逃魔爪”。斜坡的面积大小不一,所用的材质更是五花八门。有的斜坡用水泥堆砌,有的用木板铺设,有的用铁栏打造。在金新路粤东高级技工学校旁,商家在人行步道架设一块约1.5米长的铁结构斜坡,铁斜坡的两端焊接在步道的铁护栏上很难撼动,而铁斜坡的缝隙里布满了沙土,从里面冒出不少野草,看起来设置年限已不短。
市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步道私设斜坡现象在汕头十分普遍,有的商户还将雨水井的位置用水泥封住砌成斜坡,虽然方便私人车辆进出,但破坏了属于公众的市政道路,一遇雨天雨水难以排走容易造成了路面积水,也给大家出行造成了困扰。
记者了解到,为遏制私设道路斜坡这种影响城市排水、道路安全和破坏路面的违章现象,市城管部门连续多天对市区新改造的滨港路、黄山路私设道路斜坡的现象进行集中整治,清理水泥斜坡31处共计55米、铁结构斜坡20个计35米。
有市民认为,步道私设斜坡行为随意性极强,而且已经存在多年,单凭一两次整治行动难以根治。大家希望执法部门保持清理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整治此类违章行为,遏制继续蔓延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