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采菱时,随着夏季来临,菱角迎来了收获季节,但大多数人在品尝菱角清甜的同时,却不知晓种菱人的辛苦。近日,记者深入澄海上华镇的种菱池塘片区,走访菱农们的酸甜苦辣。
澄海上华镇的云乔、湖心、下陈村盛产菱角。进入下陈村的菱角种植片区,放眼望去,池中都是一片碧绿青翠的菱叶,而菱叶下端,是一个个绿里透红的诱人菱角。菱池里,穿着长袖衣服、头戴遮阳帽的菱农们“驾驶”着造型奇特、长1米余的“菱角艇”忙于采菱,随着双手在菱叶丛中上下纷飞,一个个鲜嫩的菱角被采摘上水,压满了“菱角艇”的船舱。
菱农陈实壮介绍,韩江下游河网密布、水质优良的先天条件最适合菱角种植,村民们在河涌池塘引水进洼田就可放养菱角,生产的菱角味甜内脆。一般来说,每年年底或是元宵前后就可播栽菱角,6月到国庆节前后为收获旺季。栽种了5亩菱角的老陈介绍,今年的菱角收成还可以,不过收购价格一般,每市斤才2元多,但经过剥壳加工,市场上的菱角肉每市斤超过10元,相比于劳作艰辛的菱农来说,获利者还是中间商。
陈实壮告诉记者,采菱艇都是特制的,不用船桨,而是用手掌划动,在菱池中进退自如,十分方便。小艇有三个小舱,最后一个舱用来装水平衡船体,中间一个用来堆放菱角,前面的小舱就是菱农的“驾驶室”,刚好坐人。每天凌晨5时许,当人们还在睡梦中时,菱农们就下池劳作了,一般要采摘至上午11时许才收工,“半天下来,多的时候可以采摘百多斤,少的也有六七十斤。”记者看到,由于夏日下长时间作业,菱农们的皮肤都黝黑泛光。而双手被菱角尖刺扎伤更是常事,长时间泡水不少人手脚皮肤还出现浮肿,有的人还患上风湿“职业病”。
记者了解到,这些地方的菱角不仅在本地销售,还远销到广州、深圳一带。泛舟“采菱”,是潮汕一种独特的农业种养方式,听起来挺诗意,而个中的艰辛,只有身处其中的菱农,才最为知晓。
本报记者 林子海 林鹏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