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后三轮”整治难“断根”

  节假日是无牌无证后三轮摩托车上路行驶的多发期,我市交警部门昨天组织警力上路加强重点路段和重点部位的巡逻清查,严厉打击后三轮摩托车上路行驶交通违法行为。图为交警金平大队民警在华侨新村路查处后三轮摩托车的情形。本报记者 王开颖 摄

  查扣非法后三轮摩托车之艰险,非现场亲历难以理解。今年4月1日中午,记者随交警金平大队六中队民警在中山—龙眼路口设卡执勤时,一辆后三轮摩托车沿着中山路自西往东开来,驾驶该车的中年男子面对交警的拦截,突然加速强行冲卡,险象环生,周围群众发出阵阵惊叹声。考虑到当时车上还有一名乘客,民警没有追赶。5分钟后,一名驾驶后三轮摩托车路过这里的外省籍妇女“如法炮制”,但这次未能得逞。尽管她不断加大油门企图挣脱,但车辆被几名执勤民警紧紧抓住动弹不得,最终被成功查扣。后来她耍起无赖,趴在车头上不肯下来,以此来阻止车辆被拖走……

  “这种事太常见了,几乎没有一个后三轮摩托车驾驶人会乖乖停下来接受处理的,不是加速逃窜就是撒野耍赖。要查扣这种车,没有五六个人是办不到的,还要冒着被撞伤的危险。”执勤交警黄警官对记者说。

  无牌无证后三轮摩托车在汕头街头出现至少已有十多年时间了。2001年8月1日,市政府发布通告,规定从同年9月1日起严禁后三轮摩托车在市区范围内行驶。转眼十余年过去,我市公安交警部门至今已查扣了数万辆后三轮摩托车,特别是近年来其他警种也加入到联合打击整治行列中,2011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查扣后三轮摩托车7129辆,对43名无证驾驶人员实施治安拘留。但目前在中心城区道路上仍不时有后三轮摩托车出没,尤其是在节假日、三休时间和城乡结合部等时段及路段。

  为何经过多年的持续整治打击,后三轮摩托车上路行驶的现象还时有反复、未能根除呢?据了解,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原在残联备案的下肢残疾人使用的后三轮摩托车置换工作至今尚未完成,部分车主利用这种代步工具从事非法营运,一些非下肢残疾的残疾人甚至非残疾人、外省市籍人员也竞相效仿,购买外观近似的车辆“鱼目混珠”上路营运,给交警部门的正常执法带来很大难度。二是目前不少社区(村)雇用的卫生保洁人员使用非法拼装的后三轮摩托车运载居民生活垃圾或其他货物,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三是执勤民警在整治中经常面临两难境地,因顾及驾驶员、车上乘客及路面群众的生命安全,对冲卡车辆一般不予追赶,客观上造成这些违法驾驶员有恃无恐,直接影响了整治的效果。四是尽管交警部门经常通过媒体呼吁人们不要乘坐毫无安全保障的后三轮摩托车,但仍有一些群众特别是外来人员因贪图便宜而光顾此类车辆,为其提供了“生存空间”。

  后三轮摩托车上路行驶的危害性不言而喻,如何彻底根治这一交通“顽疾”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在今年我市“两会”上,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全面彻底整顿非法营运“后三轮”的建议》,建议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开展联合整治,从源头斩断后三轮摩托车的生产、利益链条,彻底解决“后三轮”上路行驶及非法营运的问题。据悉,我市正在考虑通过人大立法或政府规章的形式,将后三轮摩托车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对销售使用非法后三轮摩托车行为及非法车辆拼组装地下窝点的举报,进一步加大打击取缔力度。

  本报记者 王开颖 摄影报道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责任编辑:黄幼华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喜剧:好男人-2011贺岁片

大笑西游之第三部:偷吃人参果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