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粤东城市群不是合并,而是合作共同发展。不管是一体化,还是同城化,城市群建设的重点在于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两个方面,其本质就是分工合作、互利共赢。”谈到建设粤东城市群的话题时,市委党校副教授林谷认为,加快推进城市群建设,汕潮揭三市必须联动发展,科学发展,共建共享,合力打造粤东经济增长极。
建设汕潮揭城市群已具备基本条件
法国地理学者戈德认为,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林谷介绍说,从理论上讲,一定空间范围内分布有超过3个以上城市就可以形成城市群。而形成城市群的基本条件是:平坦的地势地貌、优良的区位交通状况、较发达的经济水平以及大量的常住人口。对照汕潮揭三市的基本情况,建设粤东城市群已具备了这些基本条件。他说,汕潮揭三市同处沿海潮汕平原,地势平坦、辽阔,靠山面海,空间巨大,且潮汕本来就是一个有机整体,三市有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背景、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命运,在意识、观念上已达到同城化的水平。此外,汕潮揭三市临近港澳台,地处珠三角和海西区交汇处,是连接两大经济区的重要交通走廊,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尤为明显。其中,铁路、机场、高铁、口岸一一具备,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国道、省道等诸多干线公路贯穿全境,构建粤东1小时经济圈已成为可能。值得一提的是,汕潮揭三市民资、侨资丰富,民营经济发达,发展潜力巨大,这些都是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因素。
推进城市群建设是一大机遇,不能错过
“从字面上理解,城市群就是由多个城市共同发展组成的集合体。不管是一体化也好、同城化也好,城市群建设的重点在经济功能及社会功能两个方面,其本质是分工合作、互利共赢,行政职能调整只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林谷认为,建设粤东城市群不是合并,而是合作共同发展。有些人认为潮汕地区分市而治弊大于利,其实不然。因为任何事物的生存和发展都源自竞争,竞争出活力,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况且,按目前广东的具体情况来看,行政区划大调整时机尚未成熟,汕潮揭三市经济实力有限,合并升级的底气远远不足,当务之急是加强合作、抱团发展。他坦言,长期以来,潮汕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既有其内在问题,也有客观原因。省委书记胡春华考察粤东时强调,要加快推进汕潮揭城市群建设,这是打造广东经济增长极的重大战略部署,将为汕潮揭同城化注入新的活力。这更是潮汕地区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绝不能错过,要抢抓先机,千方百计合力建设汕潮揭城市群,打造粤东经济增长极。
汕潮揭城市群建设重点在联动发展
城市群的形成对于内部各城市的规模、功能、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均有严格的要求,只有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可能朝着城市群的方向发展。对此,林谷提出,城市群的核心和实质在于城市间的紧密联系和协同互动,并不仅仅是若干城市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自然布局和简单组合。汕潮揭三市要以大局的观念,主动围绕促进城市间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基础设施尽快对接、产业关联配套等问题大做文章,科学发展,联动发展,积极为城市群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
目前,汕潮揭三市市区的扩容工作已基本完成,那么如何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加快推进粤东城市群建设进程?林谷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是基础对接,尤其道路交通、通信网络、教育医疗、报纸电视等要先行一步,加大力度推进教育、医疗、媒体等民生工程、基础工程的联动发展。其次是部门对接,三市各职能部门要迅速行动,进行有效地沟通研究、调查论证,尽早出台合作可行性报告。第三是产业对接。产业对接是联动发展中的重点,是提升三市整体实力的关键,要着重在文化产业、五金不锈钢、纺织服装等基础性好、关联度高的行业加强合作,联动发展,努力打造粤东经济增长极,使之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