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早教是育人还是“圈钱”?

(网图)

   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婴幼儿数量超过1亿,其中0至3岁的婴幼儿保守估计在7000万左右。业内人士估计,目前中国的婴童市场需求至少在1万亿元,2015年则可能达到2万亿元规模。

  近年来,针对0至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风行各大城市,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兴起。近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早教该多早》,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人们对早教热的质疑和思考。近日,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早教中心,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和家长,了解早教机构到底教的是什么?究竟是“育人”还是“圈钱”?

  走访:学费一年要1万多元

  在长平路的一家早教机构,记者进行了咨询。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记者。这个早教中心每堂课45分钟,价格为200元。当记者向工作人员表示价格太贵时,这位工作人员说:“如果一次性交96课时的费用,可以打折,每课时135元。”记者一算,96节的套课价格超过1.2万元,如果一个星期上两节课,96节课还不够上一年。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市区几大知名的连锁早教机构收费大体相当,每课时学费在100元以上,基本上一年的费用都要万元左右。一些本土品牌收费则稍微便宜一些,每课时45分钟的收费为60元至80元。这些早教机构都采取类似的营销策略,家长前往咨询时会被要求留下联系方式,如果现场无法说服家长报读,就会隔三差五打电话给家长邀请其带孩子去参加体验课、讲座、运动会等各类活动,利用这些与家长接触的机会来“打动”家长。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早教机构的老师会依据招揽家长的多少拿提成。比如上一节10个家长参加的示范课,最后有5个家长报名,这些报名费就可算为老师的业绩。

  另外一个营销策略就是鼓励家长多缴费,一次性购买的课程越多,每节课的单价就越便宜。女儿已经上了一年早教课的郭女士说,“据我了解,多数妈妈都是一次性交48节课或96节课的费用,这样感觉比较划算。以“打包优惠”吸引家长多交钱是早教机构通用的伎俩,由于贪图便宜,年轻的家长们屡屡中招。

  调查:很多教师只经短暂培训就上岗

  当被问及为何收费如此高昂时,早教机构都坚称“贵有贵的道理”。一些早教机构以欧美教学模式为卖点,宣称课程、教学环境和硬件配套全球接轨,有些机构以“蒙台梭利教育法”、“杜曼教育法”等理论为基础,宣称能开发孩子八大智能九大领域能力等等,让家长觉得物超所值。

  这些听上去都很美,但早教机构究竟教些什么呢?一家早教中心的工作人员带记者参观了各个不同“用途”的教室。这些教室装修得像个童话世界,各种儿童玩具甚至洗手间的马桶、洗手盆都造型可爱。在一间供12个月以内的婴儿上泳疗课的教室里,放着3个嫩绿色的浴缸,工作人员称婴儿可以在这里边游泳边听音乐,老师还可以教家长一些按摩手法。在另一间教室,3个教师带着十几个小朋友在玩耍,据说这属于动态课程,通过运动体能训练培养宝宝的身体协调与运动企划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等。  

  收费越高的早教机构装修得越豪华,设备越齐全,服务越贴心,但课程却大同小异。基本可分成两类,一类是我们并不陌生的音乐课、娱乐课等等,另一类则是闪卡等看上去很神秘的课程。这些课程会对孩子有何帮助?专家认为,音乐也好、娱乐也好,对孩子发展有帮助,这毋庸置疑,但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最合适,还在研究之中。而一些被早教机构所广泛采用的教育理念或方法,其实并没有严谨的实验数据所支撑。例如杜曼教育法,认为发展大脑神经的最好方式是教儿童阅读,起步越早越好。但对杜曼教育法的批评在医学界非常广泛,大多将其视为伪科学。

  更令人担忧的是早教机构的师资力量。很多早教中心的老师只是经过短暂培训就上岗,多不具备教师资格证和育婴证,有的甚至连教育专业的毕业证都没有。市区一家早教机构在网上招聘老师,条件为“音乐或学前教育等专业,有一定的音乐、美术、舞蹈基础;喜爱孩子,具备幼儿心理学专业知识”等等。

  专家:最好的早教是父母与孩子高质量地在一起

  早教行业的混乱,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家长选择早教的不理性所致。据了解,家长在选择早教机构的首要考量因素中,30%的人选择离家近,25%的家长选择环境好,17%的家长选择声誉高,12%的家长选择课程好,10%的家长选择老师素质高,其他因素占6%,也就是说,有超过半数的家长对地理位置、上课环境等硬件设施较为看重,而对教学却似乎并不怎么“感冒”。

  记者通过采访和浏览我市一些门户网站的相关论坛了解到,目前在接受早教的群体中,有部分是比较理性看待早教的家长,他们选择给孩子报读早教班,并不希望早教能给孩子带来智力上的突破发展,只是希望能为孩子进入同龄社会,或者为上幼儿园做一些早期的认知能力培养。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家长,是抱着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看法,甚至有家长不惜全家节衣缩食也要让孩子接受每月上千元的早教课程。

  对此,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孩子是否需要接受早教完全视家庭情况而定,“一个人的幼儿时期是非常短暂的,其实最好的早教是幼儿与父母高质量地在一起。但现在家长似乎认为孩子从小教育问题只有抛给专业机构才能解决。如果每个家庭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早教方式,也就不至于在面对如此混乱的早教市场心生畏惧了。”记者 孙欣欣

 

来源:汕头日报   责任编辑:林敏秦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中国高校首部潮汕话电影:FOURS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