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邓丹丹) 近段时间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H7N9禽流感疫情,不少民众因为担心感染疾病而不敢吃鸡鸭鹅等家禽。记者昨日采访我市高校食堂发现,一些学生因为担心感染H7N9禽流感而不敢吃鸡鸭鹅肉,但也有不少学生表现“淡定”。目前部分高校食堂已经减少了鸡鸭鹅肉类菜式供应,家禽类熟食销量锐减70%。
“只要其他菜可选,我就不会吃鸡鸭鹅肉类。”汕头大学大一学生小张告诉记者,虽然她也知道吃煮熟的鸡鸭鹅肉不会感染H7N9禽流感,但依然会尽量少吃这类菜式。汕大法学院的小霍同学也表示,自从国内报告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以来,她就再也没吃过鸡鸭鹅肉,她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过,也有不少学生表示,广东目前并没有H7N9禽流感病例报告,因此不会过度恐慌,鸡鸭鹅肉会照吃不误。一位刚刚买了烧鹅的男生笑着告诉记者:“因为现在受关注度很高,所以鸡鸭鹅等禽类食材的采购、制作比以往更加谨慎严格,这时候吃反而更安全。”
记者采访了解到,尽管不少学生表示并不会拒吃家禽,但不少高校食堂鸡鸭鹅类肉菜销量依然下滑明显。汕大第四食堂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来,家禽类炒菜基本取消,而目前在售的鸡鸭鹅肉类熟食销量也比以往减少了70%左右。汕大教工食堂负责人则表示,所有家禽类菜式暂时全部取消,但同时也增加了其他食材的种类,因此依然能够满足师生们的需求。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有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学校食堂密切关注禽类食材的卫生安全状况,现在学校的卫生室医生每天都要到食堂进行消毒和巡查,确保不出现薄弱环节。而对于鸡鸭鹅肉的采购也严格执行索票索证制度,让每一只进入师生餐盘的家禽都可查、可溯源。据介绍,目前学校食堂依然保持鸡鸭鹅等禽类肉菜的供应,但近段时间来学校食堂的家禽类食材主要采用煎、炸、卤等方式来进行高温烹制,没有白斩鸡、手撕鸡等菜式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