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汕两志愿者到芦山献爱心

 

本报讯(记者 蔡晓丹 曾春乐摄影报道)四川芦山“4·20”地震翌日,汕头潮阳东林慈善会两名志愿者便出发前往四川,辗转到了芦山县重灾区之一龙门乡。亲历灾区后,他们形容“震后的县城像是战争过后的场景”。从雅安回到汕头,两名志愿者向记者讲述在灾区的经历,同时他们也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震后灾民。

  一路山石滚落 灾后场面震撼

  “得知芦山发生7级强烈地震,我们没有考虑太多,希望能去到现场帮助灾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于是,两名志愿者张先生和陈先生准备了简单的换洗衣物、食物以及手套、口罩,便搭乘21日下午的飞机前往成都,到达时已经是晚上7点多,两人只好计划第二天再前往灾区。22日清晨,两名志愿者从成都乘坐大巴前往雅安,张先生告诉记者,和他们乘坐同一辆大巴的还有几十人,大多是在外地打工要赶往回家的雅安人,“他们神情都很紧张,有的因为和家人没联系上,十分焦急。”在车上时,两名志愿者开始感受到震后的凝重气氛,到了雅安后,气氛更为紧张,急救车不时呼啸而过,救援车辆一部接一部。

  在雅安时,两名志愿者又集结了另外三名从河南、河北等地刚来的志愿者,五人一同坐车赶往芦山。“从雅安到芦山的路,仅有两车道,一面是垂直的山体,一面是深谷,因为震后山石松动,不时有岩石滚落。”行驶在这样的山路上,两人的心一直悬着,但也顾不上危险。“震后的县城像是战争过后的场景。”两名志愿者看到,整个县城几乎处于瘫痪的状态,一些建筑受损严重,有的已经坍塌,一片狼藉,灾民们都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身处灾区,两名志愿者也深刻感受到灾难所带来的强烈震撼。

  遭遇无数余震 感受灾民热情

  龙门乡是芦山地震的重灾区之一,也是两名志愿者此行的目的地。从芦山县城到龙门乡有十多公里路,22日临近中午时分,由于交通管制,已经没有车辆可以去到龙门乡,志愿者们只好徒步前往龙门,走了约2个小时后坐上了一辆救灾的卡车,跟随救灾人员一同前去龙门。“在去龙门的路上,我们看到救灾人员用担架抬着一名被山石砸中的女志愿者往县城方向走,就从我们身边经过。”看到这一幕,志愿者心里十分难受。

  两名志愿者向记者介绍,进入重灾乡前,每个村口都有特警把守,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义工们也将他们“拦下来”,仔细询问是否有带足七天的食物、帐篷以及能给灾民提供什么帮助等问题后,才给志愿者“放行”。在龙门乡,老街片区的几百户房屋几乎全部受损,有的甚至整栋损坏,有些房子虽然没有倒塌,但墙壁布满裂缝。灾民们都住在空地上的帐篷里,村里定时定点发放食物、棉被等救灾物资,群众的生活秩序井然。

  “当地居民花了大半生的积蓄和心血才建起来的房子因为地震毁于一旦,眼里流露出无助和无奈,我们只能宽慰和鼓励他们。”在龙门乡,两名志愿者了解当地受灾的情况、灾民的需要,帮助灾民进行心理疏导以及给一些困难群众提供资助,尽自己所能为灾民们表达一份爱心。

  震后余震不断,两名志愿者在龙门经历了几百次余震,“余震时,门窗噼啪作响,有些楼板整个掉下来,一不小心,很容易被砸中。”在与灾民的接触中,两名志愿者同样也被灾民们的热情、善良所感动。“龙门乡一名灾民知道我们是从外地来的志愿者,还准备着给我们做面条吃。有的小孩子还追着拿水给我们喝。”

  看到救援工作有序进行,两名志愿者也于23日晚返回汕头。这一路上,他们也在思考着如何能有组织、有规划地帮助当地居民灾后重建。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李群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贺新年全新潮汕小品:分家(第四集)

贺中秋全新潮汕小品:分家(第一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