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吕晓扬 实习生 吴淼)市委市政府近期将出台扶持措施,鼓励骨干企业扩大规模实力,加快做强做大,计划两年后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企业2家,四年后100亿元以上企业4家,2020年100亿元以上企业6家左右。这是记者近日从市有关会议上获悉的。
近年来,我市围绕实施“产业倍增”计划,加大扶持引导力度,大力培育和发展大型骨干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截至2012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企业共24家,主营业务收入455.1亿元,占全市企业营业收入的22.2%。从规模上看,主营业务收入在5-10亿元的企业13家、10亿元以上的企业11家,其中30亿元以上的企业5家;从地区分布看,潮安县9家,饶平县5家,湘桥区9家,枫溪区1家;从行业分布看,大型骨干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共17家,其中工业企业15家,其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3%。第三产业的大型骨干企业7家,而第一产业尚没大型骨干企业;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8家,占总数的33%;民营企业12家,占总数的5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4家,占总数的17%。
结合当前发展政策和企业发展的实际,市委市政府在制定出台扶持措施的同时,制定了大型骨干企业分期发展目标:在扩大规模实力方面,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7家以上。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企业达到32家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16家左右,50亿元以上企业7家,100亿元以上企业2家。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企业达到38家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20家左右,50亿元以上企业10家左右,100亿元以上企业4家。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企业达到45家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28家左右,50亿元以上企业10家左右,100亿元以上企业6家左右。在提升质量效益方面,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努力培育出一批国内领先、竞争力强的大型骨干企业,成为我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支撑力量。至2013年、2017年、2020年,大型骨干企业主营收入占全市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3.5%、30%和35%;大型制造业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1%、2.2%和3%;大型骨干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市企业的比重,分别提高到20%、26%和32%;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市企业的比重,分别提高到18%、24%和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