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方晓F) 近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满足群众丧葬需求,深化我市殡葬改革工作,近年来,我市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步伐,狠抓殡葬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殡仪服务环境。目前,全市已有骨灰楼40座,提供骨灰寄存的格位超28万个,殡葬基础服务设施日趋完善。
“十一五”期间,我市殡改工作以构建和谐汕头、绿色殡葬为主题,树立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全市已基本实现遗体火化。殡葬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至目前,全市共有殡仪馆4家,火化炉17条,殡仪车31台,经营性公墓7家,公益性公墓12家,骨灰楼、堂(含镇级)40个。其中分布在市区和各区县的骨灰楼提供骨灰寄存格位28万多个,目前已使用数量为9.7万个。
此外,我市基本殡葬服务(经营服务性部分)收费项目也从去年进行调整。调整后,城区内和农村、跨市的遗体接运费分别为每具160元和每具每公里3元,包含骨灰清理、包装的遗体火化费为每具220元,骨灰寄存费为每格位每年60元。
据了解,我市还将不断探索生态绿色殡葬,因地制宜,把绿色生态殡葬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市级和澄海区以及有条件的地方,将改革创新,设置专门区域作为永久性的树葬区、花葬区、骨灰海葬区,免费提供骨灰树葬、花葬、海葬服务,还要配套完善树葬、海葬纪念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必要的缅怀追思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