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躺在垃圾上的维修工

师傅们正在垃圾堆上维修机械。 本报记者 袁笙 摄

  每天,中心城区居民生活产生的1000多吨垃圾被源源不断地送到雷打石垃圾填埋场,等待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推平填埋处理,作业机械出故障是常有的事。在这里,有一群机械维修师傅,他们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填埋场,在臭气薰天的工作环境中,用手中的扳手保证了垃圾填埋工作的正常运行。

  近日,记者来到雷打石填埋场半山坡时,维修班班长林御蓬正带领几名维修工围着推土机仔细察看“病情”。林御蓬说,填埋场上垃圾遍布,履带很容易卷入垃圾杂物,这辆推土机履带便是卷满了纱布、树枝、泥沙、钢丝等,链轨被绞坏了,瘫在垃圾山上动弹不得。如何处理这种症状,维修师傅们早已驾轻就熟。

  填埋场里,推土机、铲车、挖掘机、压实机等大型机械随时待命,将垃圾推平、夯实,场内车辆机械的维修保养任务就落在维修班身上,大小问题基本全由他们解决。记者在现场看到,机械配件的规格大小不一,维修班里扳手等工具一应俱全,仅大小型号的螺丝就有上百种。

  等待填埋的垃圾量大,机械长期超负荷工作;垃圾渗滤液的腐蚀性极强,对车辆损耗极大,推土机链板不出一年就会磨破。一开始经验不足,林御蓬他们总是直接把链板用坏后扔掉,重新更换。慢慢地他们发现,一辆推车机有84块链板,一块全新链板的价格不菲,高达400多元,一次性更换会造成极大浪费。林御蓬开动脑筋,萌生了在履带链板上加装钢条的想法。一个不起眼的小举动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经过改装的链板耐磨多了,经过4年的实践一个都没损坏。谈及此事,维修师傅们个个引以为豪,因为他们用聪明智慧为环卫部门减少了经济损失,极大地节约了作业成本。

  林御蓬告诉记者,机械有时出故障瘫在垃圾堆上,修理工作都得当场进行。修理师傅往往简单地铺张草席,直接就躺在垃圾上修起车来,丝毫不顾忌周边恶劣的环境:夏天填埋场的露天气温超40℃,扳手刚拿上手,汗水早流了一身;下雨天全身更是湿透了,身上全是雨水、渗滤液混合物。“油污、渗滤液、汗水混合的臭味实在呛人,我们双手虽然戴着线手套,但臭味还是好几天挥之不去。”林御蓬说,只希望赶紧把车子修理好恢复正常作业,不然接踵而至的垃圾转运车只能大排长龙,整个环卫工作流程的进度也会被耽误。

  本报记者 林彦恂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李群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放屁日本仔

潮汕本土电影:D恋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