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用爱温暖“编外孤儿”

  

爱心义工定期组织活动帮扶孤儿。

  无法享受孤儿相关政策的“编外孤儿”,生活得不到任何保障。过去几年,澄海爱心义工社在开展帮扶孤儿活动的过程中,注意到这一特殊现象。除了定期提供一定程度的物质资助外,该社团也开展“爱心妈妈”、“一帮一助学”等活动,尽最大能力打开“编外孤儿”的心灵窗口。

  上周末,在澄海区红头船公园内,13岁的“编外孤儿”小宇及弟弟在义工“爱心妈妈”的陪伴下四处游玩,爬观景台、玩滑板梯,相互追逐,不亦乐乎……短短一小时,小宇及弟弟玩得满头大汗。在现场,除了这两兄弟,其他10多名孤儿及“编外孤儿”也在义工的带领下,结伴找乐。

  这是澄海爱心义工社定期举办的户外活动之一,也是专门针对孤儿及“编外孤儿”的心灵关怀及帮扶活动。2009年,这个由600多名在册义工组成的团体在助残扶弱过程中发现,“编外孤儿”不仅生活上缺乏物质支持,学业无人帮助、心理缺少关爱、感情无处寄托。为了让“编外孤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澄海爱心义工社相继开展“一帮一助学”、“爱心妈妈”等活动,打开“编外孤儿”的心窗。

  4年过去了,“编外孤儿”的心灵得到“爱心妈妈”的陪伴滋润。今年17岁的小纯,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误入歧途被判刑,之后不久,她母亲也离家出走,这个原本美好的家庭瞬间支离破碎。小纯从小就只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然而,年岁已高的爷爷眼花耳聋,奶奶患上严重的心脏病,根本无法让小纯得到应有的教育。同龄人基本都读高中了,而小纯如今才上小学六年级。

  2009年,澄海爱心义工社了解到小纯的这一情况后,很快就对其开展帮扶工作。除了每月资助其生活费外,还对其进行“爱心义教”、“爱心妈妈”结对帮扶等。外砂热心市民谢女士已经当小纯的“爱心妈妈”3年多的时间了,她告诉记者,起初接触小纯时,小纯很自卑、自闭。有了“爱心妈妈”后,小纯渐渐敞开了心扉,从原来不愿意和人讲话,不愿意融入集体,到现在渐渐能够和同学在一起学习玩耍,还能和“爱心妈妈”聊电话;周末的时候,也时常独自一人坐公交车到“爱心妈妈”家里吃饭。“小纯开朗了很多,每次见面都有进步。”谢女士坦言,自己很欣慰。

  本报记者 方晓F 杨立轩 摄影报道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St0754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中国高校首部潮汕话电影:FOURS

潮汕搞笑短剧:叫人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