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曾漫路述评:全国家居服风向标看潮阳潮南、澄海玩具让老外频伸大拇指……,经过多年的积淀,汕头特色产业经济发展跨越区域走向全国,把一张张沉甸甸的“国字招牌”收入囊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成为汕头加快转型升级、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传统玩具与文化动漫产业“联姻”
近期,由澄海玩具企业奥飞动漫打造的电影《巴啦啦小魔仙》上映仅6天,票房收入便超过3000万元。继获得“中国玩具礼品城”、“中国玩具礼品出口基地”后,今年,澄海区获得国家商务部认定“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这是澄海玩具获得的又一个“国字号”品牌。起步于1985年的澄海玩具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围绕“品牌带动、标准化战略、科技创新”,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了从设计、原料、模具、零件、装配、包装到运输、销售、会展等专业分工的产业链,并走出一条传统玩具生产与文化动漫创意产业相结合的新路。目前,澄海从事玩具礼品生产的企业达3000家,从业人员超10万人,去年全行业创值78亿元,澄海成为央视动画形象玩具产品的指定生产基地。
家居服名牌数量居全国同行首位
在汕头八大支柱产业中,纺织服装行业无疑是当仁不让的“领头羊”,其工业总产值几乎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四成。目前,全市纺织服装生产企业、销售企业达到2万多家,投资上千万元的有100余家,上亿元的有10多家。潮阳、潮南区的谷饶镇、两英镇、峡山镇和陈店镇先后荣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针织内衣名镇”、“中国针织名镇”、“中国家居服装名镇”和“中国内衣名镇”等称号。汕头已经形成中国最大的内衣生产基地,拥有从捻纱、织布、染整、经编、刺绣、辅料、成品等完整的产业链;其中,汕头的家居服产量占全国70%,市场销售额占全国80%以上,家居服名牌数量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名牌产品占全国75%以上。
轻工机械产业集群效益显著
“国酒”茅台,品牌香烟五叶神、云烟、好日子,伊利、蒙牛等乳制品品牌的外包装盒,很多都由金平区印刷。印刷包装产业现已成为金平区乃至汕头市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该区规模以上印刷企业增至33家,年创工业产值75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9%。在印刷包装产业方面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民营科技企业20家。
近年来,金平区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科技园区为依托、特色产业为导向、技术创新为突破”,着力推动轻工机械装备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以印刷与包装机械制造为龙头,塑料机械、食品机械等多业并举的轻工机械产业集群,产业特色日益显现。金平区先后被认定为“广东省火炬计划包装特色产业基地”和“中国包装印刷和装备生产开发基地”。
特色经济形成“一园多区”发展模式
在龙湖区,特色产业经济同样风生水起。经过几年的发展,龙湖区已形成以龙盛工业区为中心的生物技术产业,以珠津工业区为中心的新材料产业,以龙新工业区为中心的电子信息产业,以万吉工业区为中心的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以珠池工业区为中心的综合产业的“一园多区”发展模式。
此外,在文具领域,汕头以塑料文具为主,初步形成从造型设计、原料供应、模具加工、零件制造、装配成型、包装装潢到运输、销售等专业分工协作、配套完善的企业群体;涌现出金万年、齐心、华隆、树德、佳太子等一批骨干企业,在全国文具行业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被誉为“中国文具生产基地”。
在医药领域,汕头的医药制造生产几乎涵盖了当前国内药品生产范围,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地并逐步拓展国际市场,药品物流配送体系完善,是全国最大的化学试剂供应商。目前,中国医药集团、华润医药集团已与汕头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