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网民持续关注郑益龙事迹
本报讯 (记者孙欣欣)潮阳籍广州武警郑益龙舍身救人义举已经过去十多天了,但人们并没有忘记他,他的英勇事迹依旧在网上传颂着,微博、论坛上到处是网民对郑益龙烈士的追思、悼念和歌颂,以及对他家人未来生活的关注和祝福。
“英雄,人民永远爱戴你!”“英雄,你像一团火,温暖千千万万的人!”“英雄,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连日来,郑益龙舍身救人的事迹在网上持续发酵,“真心英雄”、“最美武警”“人民英雄”,网友毫不吝啬地将一个个心中最美的称号送给了英雄。“你躺在珠江的怀抱/多少颗心在把你寻找/岸边的军装体温犹存/亲爱的兄弟,你却睡着了/当兵救人这很正常/你冲向死亡的跑道/就像一次平常的出操……”词作家曾鸣将饱含深情为英雄所作的歌词《珠江英雄——歌唱郑益龙》在网上发表后,引来不少网友的唏嘘感伤。“为逝去的年轻生命悲伤,为留下的挥洒大爱鼓舞。”“英雄,你用自己的生命不仅托举起了他人的生命,更托起了社会公德之心!”数以万计的网友将对英雄的痛惜之情寄托于字里行间。
除了歌颂英雄,网民也非常关注烈士家人以后的生活。有公益基金组织设立了郑益龙家庭救助项目,在新浪微博上发起了募捐,网友们都积极响应,从几十元到几万元的捐款源源不断,转发微博的网友更是不计其数。网友李承鹏转发为郑益龙募捐的微博并写道:“郑益龙闪现的人性,足以让我们为此而转。该为他的家人做些什么了。” “我们该怎么活着?生命的真正意义在哪里?”郑益龙事迹还引起了网友对生命价值的讨论。“生命价值的拷问,生命意义的探寻,英雄用自己的方式给了我们答案!”“我为人人,绝不只是一句口号,更应该成为实现生命价值的遵循!”“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宽度,以前看到这句话总觉得概念模糊,英雄的事迹让我顿悟了其中的真意。”“扶危救困,见义勇为,绝不应该仅是军人的担当,更应该成为整个社会的价值追求!”
郑蔚然:做事应该对得起天地良心
近段时间,郑益龙的先进事迹伴随着春风迅速席卷全国各地。他在危难之中,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为救落水群众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谱写一曲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他是人民的好儿子,是雷锋精神的传承者,是潮汕儿女的骄傲!”潮南区陈店镇人武部部长郑蔚然告诉记者,郑益龙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深深地铭刻在他的心中,引领着他在今后人生征途中奋力前行。
郑蔚然说,或许有的人在遇到困难时明哲保身,不敢面对和挑战困难,害怕自己受到伤害;或许一些空谈阔论的人,虚伪地表示危难时机会如何舍生取义;又或许有的人在救人的时候图的是回报……但是,他坚信做事应该对得起天地良心。
郑蔚然回忆道,今年3月7日下午,他和另一位领导正在下乡返回政府之际,忽然听到有人呼救的声音时,见到一个小身影在沟湖一个池中忽浮忽沉,生命危在旦夕。他当时什么也没多想,“扑通”一声纵身跳入水中,迅速把小孩救上岸。在确认小孩身体无大碍的情况下,郑蔚然便回镇了。事后,在落水小孩母亲的找寻下,这件事才被大家所获悉。他觉得,这只是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而已,相信大家遇到当时的情况下也会一样这么做的。
本报记者 李岱娜
彭先锋:站好每一班岗
“这是我帮战友捎的牙膏,这是方便面……”面对记者的采访,汕头警备区南澎岛海防连司务长彭先锋打开话匣子:“前段时间,我们连队掀起了学习郑益龙典型事迹的热潮,我作为连队司务长,趁着外出采购的机会,帮守岛战友们捎带些生活用品,事虽小,但我觉得是学习郑益龙事迹、践行新时期雷锋精神的具体体现。”
彭先锋新兵训练结束就被分配到了南澎岛当兵。虽然岛上条件艰苦,但彭先锋在岛上一呆就是11年。11年来,他无怨无悔,守岛建岛,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长、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先进个人,学雷锋先进个人,被官兵们誉为“老南澎”。
得知郑益龙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后,彭先锋想方设法收听收看英雄事迹,岛上电视信号不稳定,他就打电话给南澳岛和汕头市的战友,询问英雄事迹。3月中旬,给养船将近一个月的报刊送到岛上后,彭先锋第一时间挑出报道郑益龙事迹的报纸进行阅读,并撰写了一万多字的心得体会,他还组织战友开展讨论交流,号召战友们学习郑益龙先进事迹。
“郑益龙表现出了一名武警指战员的强烈社会责任感,这就是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彭先锋对记者说道,“作为一名守岛军人,如何学好郑益龙烈士的精神?我想,站好每一班岗,放好每一班哨,就是学习郑益龙事迹的最好表现。”
本报记者 陈洪镔 通讯员 田祥
庄宜生:郑益龙事迹充满了正能量
“看到监控拍下当时的镜头,郑益龙毫不犹豫,把自己的安全置之度外,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抢救落水者,这是我从他身上看到的最可贵的精神。”昨天下午,正在住院接受治疗的“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庄宜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郑益龙身上体现了最善良的品质,“新闻媒体应该多宣传这样的好人好事。”
“吉人自有天相,好人一生平安!”“为英雄祈祷,愿好人一生平安……”郑益龙勇救落水者的事迹发生后,庄宜生一直在微博上为郑益龙祝福。“我远在汕头,也没办法提供什么帮助。我只能默默给他祝福,等待奇迹的出现。”
庄宜生说,他看了视频监控拍下的当时的情景。“从落水者落水到郑益龙下水只用了14秒,他没有犹豫,没有考虑水下是否安全,没有考虑万一发生不幸,对孩子、妻子、家庭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奋不顾身地跳下水去抢救,这是他最让人敬佩的地方。”庄宜生说,郑益龙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特别是党政干部更应该结合自己工作和情况,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你们媒体要多宣传郑益龙这样的好人好事。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变得麻木,宣传郑益龙这样的事迹,能够触动这些人的神经,使他们迷途觉醒。”庄宜生说,郑益龙事迹充满了正能量,多宣传他的事迹,就让正能量得到传递,让更多人感觉到温暖。
本报记者 陈洪镔
李盛谦:践行雷锋精神让社会更美好
3月正值雷锋月,学习郑益龙见义勇为先进事迹的热潮正在我市如火如荼掀起。“最美武警”郑益龙跃入珠江救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10年前,同样身为潮汕人的李盛谦因拦截车匪而英勇受伤。他们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乐于助人、勇于奉献,心系社会、关爱他人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新时代雷锋精神。
2003年1月的一个中午,在金园工业区当搬运工的李盛谦挺身而出,拦截了一名抢劫摩托车的劫匪,不幸右腿股骨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近日,记者几经辗转联系到了李盛谦。因为那次受伤遗留的病痛,现在的他已不敢再从事搬运工作,而是在工厂当保安。他表示,郑益龙的事迹自己也听说了,觉得很痛惜,我们全社会都应该向郑益龙学习,凡事要乐于助人。虽然至今仍不时受到病痛的困扰,但他坚持原来的想法:“能帮助别人是好事,我对此没有怨言。就算当时的情景再发生,我也一样会那样做。”
李盛谦受伤后,有关部门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现在他每月能领取400元的生活补贴,两个小孩每学期也能收到几百元的补贴费用。他的爱人说,李盛谦做好事我由始至终都很支持,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乐于助人,因为社会就需要更多热心的人。
路遇歹徒当街抢劫是“伸出援手帮助弱者”还是“冷漠充当看客”?李盛谦给出了答案;遇到有人落水救还是不救?郑益龙给出了答案。唯有雷锋精神得以践行,社会才能更加美好。
本报记者 陈静莹 实习生 陈桂芸
麦桂智: 让见义勇为的道德之花绽放
“郑益龙同志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精神既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献身使命的集中体现。”昨天下午,“南粤十佳消防卫士”、市公安消防支队澄海区大队政治教导员麦桂智接受记者采访,他表示将在自己的本职岗位带领大家以实际行动,用正气激扬真善美,使见义勇为的道德之花在消防部队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麦桂智在得知郑益龙同志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后,立即组织大队全体官兵学习郑益龙同志的先进事迹。“消防部队是一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部队,作为这样一支部队的一名政治教导员,我觉得,要学习郑益龙同志时时刻刻为保卫人民做好准备的崇高精神,要把这种精神体现到我们日常的灭火救援、抢险救援等行动中,要时刻心中装着人民,时刻践行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说,在落水者危难的紧急关头,人民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郑益龙同志毫不犹豫跳江救人的高尚行为,体现了他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敢于站出来的豪迈勇气,更体现了他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做为一名消防部队的带兵人,我要学习他这种危机关头挺身而出,为保护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不顾个人安危努力救人的高尚行为,同时也要把这种精神传播给我们大队的每名官兵,让大家都学会奉献,乐于助人。”
本报记者 孙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