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缺工成节后汕头市各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核心提示

  近几年来,“用工难”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春节过后,用工问题依然是各企业无法回避的一道难题。那么,节后我市企业用工的总体形势如何?哪些行业最缺人,企业又如何应对?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公司扩大规模,面向各地招收熟练车工,人数不限”、“急招多名穿孔技工,应聘者身体健康,能加减简单数字即可”、“招聘20名女普工,没规定上班时间,多劳多得”……记者采访了解到,春节后不少企业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招兵买马”,对人力资源需求主要集中在一线普工和技工。

  用工缺口10%到30%不等

  近日,记者采访了我市机械、电子、塑料、食品、餐饮、酒店等多个行业发现,缺工成为各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用工缺口从10%到30%不等,其中以制造业、传统服务业的缺口较为突出。

  华盛塑料是一家生产销售各种包装容器的企业,一线操作工和包装工的用工需求约200人;该公司负责人力资源工作的黄经理告诉记者,节后老员工的返岗率达90%,由于公司新年的订单增加了30%,需补充一批一线普工来满足生产的需求,“过年后这段时间招收了20多名新员工,但目前仍缺工10%。”我市一家服装企业招聘人员向记者介绍,新年开工急需200名车缝工,但目前只找到50多名,仍有150名的缺口。和这两家公司相比,我市一家大型电子元件公司缺工的问题则更严重,该公司一线普工的用工规模达3800多人,由于新年承接的订单增加了45%,目前缺工将近500人。

  每年春节过后,由于“招新”的步伐赶不上员工流失的速度,传统服务行业面临较大的用工缺口,餐饮、酒店等企业更是急需补充各类服务人员。记者看到,我市一家连锁餐饮机构近日开始大规模招聘服务员、厨师、厨房学徒、保洁员等一线员工近200人,其中仅服务员的招聘人数便达100人。为了能招到合适的人才,该餐饮机构大打“福利牌”,服务员一岗免费提供食宿、做满一年可享受带薪年假5天及年终奖,月工资1800元至2400元。

  人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春节后各行业出现的用工短缺现象,一方面是企业通过产品创新、调整经营策略加大内销等措施以及承接珠三角转移的订单,生产经营发展所带来人力资源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原因是部分企业员工的流失率较高,尽管各企业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招聘、老员工带新员工等多种招工方式,但仍未能全部满足用工需求。

  在采访中,有关人士指出,目前我市人力资源市场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据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主任肖佑华分析,由于我市中心城区土地紧缺,部分企业无法增资扩产,将厂房迁至濠江区、福建诏安等相对偏远的地区,由于交通不便的制约与员工对新环境难以适应而产生的心理落差,加快了员工的离职率。另外,与第一代的农民工相比,二、三代农民工打工的目的更具多样化,追求的目标更加现实化,因而随意跳槽和不辞而别的现象比比皆是,而本地劳动力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不少人不愿从事一线工作,客观上加剧了企业一线工人短缺的现象。

  另外,据肖佑华介绍,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对具有职业资格的焊工、车缝工及工程技术人员和具备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需求较多,但持有相关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的求职者则较少,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劳动技能,也难以适应新型的产业、行业和技术性岗位的需要。因此,技工紧缺也成为大多数制造企业为之头疼的问题。

 

 

 

【现象】

  行政人员“顶岗”做服务员

  

 

  企业的用工需求得不到满足,势必会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经营。延迟交货期、人员顶岗轮班、机械自动化……企业想法设法应对用工难题。

  “公司节后的用工形势比去年同期更严峻。”我市一度假酒店的洪小姐表示,去年春节后一线服务人员缺20多人,今年缺工量占20%,缺工将近50人。洪小姐分析,由于公司2月份离职的员工有20多人,加上人手难以及时补充,导致出现用工紧张。近期该度假酒店承接了一个700多人的住宿团体,服务员的人手更是忙不过来,公司十几名行政人员只好全部换上了服务员的服装,到餐厅端盘子。“公司行政人员已经连续八天都要到餐厅帮忙。”洪小姐。

  富味制果是我市一家食品企业,该企业的人事行政总监林建生向记者介绍,企业普工的用工规模约400人,节后老员工陆续返岗,但目前生产方面仍缺包装、搬运、配料、机械操作等一线工人逾100人。用工短缺的状况也影响到企业的产能和产量,除了加紧招工外,企业也只能跟客户协商延迟交货期。我市一家电子器件公司缺30多名装配工,一时难以招到足够工人,公司的维修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只好轮番顶班,以免影响正常生产。

 

  【应对】

  人社部门——多措并举缓解用工难

  为缓解劳动力供求的矛盾,市人社部门通过增加招聘会密度、加强职业指导提高求职成功率、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就近转移就业等措施,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

  正月初九,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一开市便迎来了“开门红”——入场求职者络绎不绝,同时还涌现不少初次来汕打工的新面孔,以中、青年居多,还有部分高校、技校毕业生,外来求职人员比去年同期增长30%。针对进城务工人员返流早、求职量多、新民工多的特点,市人社部门及时调整工作措施,增加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会密度。通过举办行业性、专业性、主题性专场招聘会、大型“校企合作”专场招聘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多形式招聘活动,大力开展企业与求职者岗位对接。

  “有招聘代表向我们反映,虽然集市人流量大,但看的多、咨询的多,最终成功招聘上岗的并不多。”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主任肖佑华告诉记者,不少求职人员缺乏尝试的勇气和求职技巧,不善于推销自我,为了帮助这部分人群更快找到工作,该中心面向进场求职人员组织开展职业指导,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以便与用人单位进行积极、良好的交流。与此同时,为使企业招聘代表更好地实行有效的招聘,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组织开展企业招聘代表培训班,以提高市场供需双方匹配率。

  此外,市人社部门通过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式,积极推广“村民车间”、“社区工作坊”等灵活就业方式,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实现就业,缓解企业用工难题。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蔡晓丹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曾春乐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St0754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俺乡里

潮汕搞笑短剧:叫人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