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市文明办等组织志愿服务活动

  

人民广场义医义诊。 本报记者 黄鸿华、李德鹏 摄

 

  本报讯 记者赖淑英、张锦梅报道:由市文明办、金平区委宣传部、市存心义工协会联合开展的“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我行动”活动,3日起连续三天在市人民广场、浦桑浦山龙泉岩等地进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文明委副主任周镇松昨天带队看望参加活动的志愿者和义工。

  从3月3日一早起,在人民广场,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粤东高级技工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义务家电维修一“开张”就迎来众多市民排队;金平区组织的志愿者们带来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和助残志愿活动;存心义工协会的义工提供义务理发、义医义诊、免费赠药、文明礼仪书籍赠送等服务。在桑浦山活动现场,市存心义工协会义工在登顶后自上而下捡拾垃圾,并在山上悬挂告示牌,提醒、劝告游客不要乱扔垃圾,共同爱护环境。整个活动共有近300名志愿者参与。

  在人民广场,周镇松在与市中心医院的退休医生、金平区助残志愿者以及义务维修电器、理发的志愿者亲切交谈后表示,志愿者们精神可嘉。希望能以他们的实际行动感染、引导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帮助弱势群体、特殊群体解决实际问题。

  据了解,5日前后,我市各区县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慈善总会、市蓝天义工协会、市关爱义工协会等团体都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

  记者当义工龙泉岩捡垃圾

  队伍中最小义工仅12岁,不少义工坚持每周捡一次

  3月3日,记者跟随市存心义工协会的义工们前往浦桑浦山龙泉岩,在亲身体检当义工的过程中,发现捡垃圾事虽小,但想长期下来不仅要有爱心,还要有恒心和充足的体力。

  上午8:30,记者跟义工们会合,领取用于捡垃圾的工具:竹夹子和塑料袋。约摸40分钟后,大家到达了山顶,稍作休息就分散“干活”(左图),记者也不甘落后。只是,垃圾捡了没一会儿,记者的右手就被竹夹子张合时的弹性弹得有些生疼。弯腰捡得久了,加上爬到山顶,没过多久,记者就感觉有点累。据悉,义工们基本上每个周末都会来捡一次,他们说:“一次捡不完,那就多捡几次。要是这些垃圾总没人管,迟早会堆积成山的。”在这支队伍中,年纪最小的义工只有12岁。他捡垃圾的速度非常快,不管是路旁遗留的还是下坡树丛中的垃圾,只要能够拿到他都会去捡,没到半小时他的塑料袋就鼓鼓囊囊的。拎着满满当当的一袋垃圾返回山脚时,已是中午11:30。记者看到不少义工捡到的垃圾装满了几个塑料袋。

  本报记者 张锦梅、李德鹏 摄影报道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责任编辑:St0754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喜剧:西游记(第一集)-2011贺岁片

潮汕搞笑短剧:不孝儿分财产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