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逢五月节,漫话薯文化。在过去
潮汕经济低谷期,民间对其依赖性很强,甘薯从日常食用到副产品的加工,使潮汕人克服生活难关。如今,民众生活好了,但甘薯及其衍生制品仍然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
甘薯源自吕宋(即今菲律宾),由航海者带入,先于闽南种植,再传入潮汕,得到快速推广,种植改剪藤为种的办法,大大提高收成。上世纪80年代时已有沙拉越、仁丹、接芋花、乌青种、惜薯等十多个品种。
甘薯食法多种,有蒸、煮、煎、炸、蜜浸、做@等,蒸就是将甘薯洗干尽入锅蒸熟即可食用。煎就是将干尽甘薯切成片,贴于大鼎壁,稍加热几分钟,贴鼎壁洒上盖至熟就可出鼎就用。炸就是甘薯肉切成长方条入油锅炸至表面金黄捞出,熟糖至近凝固热点时倒入炸好的甘肉,停火,拌动至薯糖均衡,冷却即可,此即为潮汕特色“反沙甘薯”。
甘薯的衍生产品主要是薯丸、薯粉条等。薯丸制作极为简单,竹筛内平铺干薯粉,喷晒微细水珠,摇动竹筛至成薯粉成小小粒壮,筛去多除薯粉即成。薯丸的食用特别方便,将薯丸慢慢撤入开水中,并用筷子轻轻搅动,至薯丸表面呈透明胶状明加糖即可。薯粉条食用与米线基本相同,只是品味上有所区别,薯粉线口感滑觯械矸鄣奶赜邢阄叮笔北绕渌巯吒耍沙ぞ么⒋妫允且淮蟪┫贰J敝两袢眨枚嗷匚妒矸厶跸阄兜某鄙侨嘶故辈皇笔秤谩#ㄖ焓餍拢
薯粉条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被营养学家们誉为营养均衡的保健食品。炒薯粉条被列入潮菜中的特色炒菜。在潮汕地区,最好的薯粉条莫过于
潮州了。那里出产的薯粉条色泽黄亮,身干条细,均匀片薄,韧性好,拉力足,质量上乘。
而汕头人要吃到好的
潮州薯粉条,莫过于一家叫“老陈薯粉条”的了。虽在寻常陋巷,却远近闻名。老板是典型潮汕人,每一位进来就餐的顾客他都视为朋友,态度和善,令人如沐春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