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在外乡贤回家过年 喜看家乡新变化

  

 本报讯 (记者李敏)“我小时候没有条件读书,太苦了,所以我才会捐资建学校,让更多孩子有书读。现在看到学校发展得这么快,孩子们读书出成绩,我真的很高兴。”大年初四,阳光和煦,回到老家潮阳区金浦街道三堡村过年的汕头市荣誉市民、德惠国际集团(香港)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开德先生漫步在省一级学校金堡中学的校园里,心生感慨。

  今年70多岁的郑开德先生是我市“反哺工程”的热心参与者。近来,我市大力实施“反哺工程”,号召海内外潮籍乡亲回乡参与建设发展,意义重大。农历春节,许多在外发展、心系家乡的潮籍乡亲纷纷寻根问祖,了解家乡的建设发展。

  “我是农历大年二十七回来的,每年春节总要回来看看。”今年,郑开德先生携家族三代共五六十人回乡,热闹非凡。时刻牵挂他的心的是创办于2004年、由他独资捐助1.3亿元建成的金堡中学。这所中学的开办极大解决了金浦街道及其周边村镇高中学位紧缺的困难,为潮阳区提供优质高中学位3000多个。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一所校园占地168亩,楼馆齐全、建筑优美,现有教师300多人,在校学生6000多人的学校。

  上世纪70年代靠以自行车载客起家的郑开德,深深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每年,他都不断增加对金堡中学的捐资,希望学校能建得更好,让孩子们能读上更好的书。2011年,他设立了潮阳区德惠教育促进会,并筹集1000万元作为奖教奖学基金,激励师生奋力拼搏,提升教育质量。今年,他又增资3000万元用以扩建学生宿舍,目前该工程已开工,预计今年秋季可建成入住。回乡过节的短短假期,他抽出不少宝贵时间,与师生座谈,了解学校的建设进展和办学情况。

  “每次回家,看到家乡一点一滴的变化,都让人十分高兴。人的一生要坚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并不容易。只要对家乡有帮助,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一定会坚持下去。”郑开德说。

来源:汕头日报   责任编辑:St0754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短剧:疑难杂症-2010贺岁片

2013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