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日晚,潮阳区春节文艺晚会隆重上演,一台自编自导自演,富有地方特色的综艺节目精彩地展现在观众眼前,草根艺人唱春晚,那亲切朴实的风格,受到本地观众的热烈欢迎与推崇。
潮阳地处粤东沿海,置县已有1616年,享有“海滨邹鲁”的美称。这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被国家文化部授予“民间艺术之乡”,民间艺术“三瑰宝”英歌舞、笛套音乐、剪纸是国家颁布的第一批非遗物质文化遗产。韩愈赴潮州任刺史时经常与灵山寺唐大颠祖师来往,而今灵山寺仍有存景“留衣亭”;文天祥海门迎帝m传奇故事深入人心。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不少出类拔萃的文化名人,现在越来越多的才艺之士隐于民间。为让蕴藏于民间的潮阳草根文化正能量得以释放,发掘草根艺人,让英雄有用武之地,弘扬民间艺术,更好推动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和“文化强区建设”,真正做到文化惠民,区委、区政府在安排今年春节文化娱乐活动时,抓住文化工作牛鼻子,决定在第二届迎春文化节中策划一场大型春晚文艺活动。
潮阳区委、区政府为真正发掘草根艺人,精心组织,广泛发动潮籍草根艺人参加海选节目,立即得到积极响应。不到半个月时间,组委会就接到近100个节目1000多人报名海选,参赛者使出浑身解数PK,经行家严格挑选,最后选出18个节目参加春晚演出。
这场由草根艺人参与表演的春晚文艺活动,不仅节约经济开支,节目更是丰富多彩,不少节目还独具创意,那朴实、热烈亲切的风格特别吸引观众,得到观众啧啧赞许。和平镇草根艺人王群雄一人表演三种潮剧唱腔,其表演的节目《三色花》,把已故的著名潮剧艺人洪妙、周芝圃失传多年的老旦唱腔和老丑唱腔演绎得惟妙惟肖。曾被电视剧《唐明皇》用于一个章作插曲的潮阳传统笛套音乐作品《登楼》在已故的国级非遗传承人林立言组建的丝竹社一班年轻艺人的演奏下,重现了原生态的古代宫廷雅韵。
潮阳春晚在影剧院隆重上演,很多市民拖家带口前来观看。影剧院座无虚席。笔者采访了潮阳区原文联负责人,潮阳春晚执行策划者黄贵生,他说今年潮阳春晚节目看不腻,参演的所有节目水平都不错,如流行舞《服装店的故事》,说的是某城市一个服装店,每当晚上打烊的时候,橱窗里的模特都会偷偷等待店主走了之后开始卸下白天的工作状态,不由自主地开始舞动,演员舞技过人,很有看头。
2013潮阳春晚已完成电视录像,届时它将通过网络,传遍千家万户,寓教于乐,赏心悦目!
李锡松 文 陈春晖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