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网购冲击实体店 商家减利促销

  

 

  随着新年脚步的临近,街市上添置新年新衫的人群渐渐多了起来。记者了解到,今年服装方面以毛呢、羽绒等御寒衣物受到市民的欢迎,价格也从一百多元到上千元不等;而御寒饰品的销售则遭遇了“寒流”,不少市民还在观望新年期间的天气情况,并不着急购买。同时,更多市民把采购的兴趣转移到了网上,也对实体店造成一定的冲击。

  选购服饰地点多

  市民可按需选购

  目前,城采购服饰的地点杂而分散,东区住宅区有不少精品服装店,而中区的南国商城附近则集合了高中低档群体都喜欢的商铺,丹阳街、丹霞北街、百盛百货等多种购买场合都可满足不同市民需求;在华侨新村、步行街、中山路西段、跃进路等地也聚集了一批中低档消费者喜欢的潮流服饰,人气比较旺,前来选购的以年轻人为主。

  毛呢、羽绒最受欢迎

  网购冲击价格持平

  往年,不少市民都喜欢购买棉衣、毛衣等御寒衣服作为新年新衣,但今年不少商家发现,毛呢料受到更多市民的欢迎,在长平路开服装店的郑女士告诉记者,今年毛呢的衣服款式都比较时尚,近期进的货几乎销售一空。虽然汕头需要用到羽绒服的时间不多,但不少市民却愿意采购羽绒服“备用”,提早备货的商家赚了满堂彩。

  郑老板告诉记者,今年还有一个现象,网购对实体店的冲击很明显,种类多、品牌多、折扣大是普通市民对网购的认识,所以抢走了一部分客源。因此就算今年来成本有所上升,实体店家仍不敢轻易涨价,只能让利给消费者,以求“薄利多销”。

  御寒小饰品销售“遇冷”

  新年天气是关键

  除了服装,各类帽子、手套、耳罩等小配饰的销售似乎没有衣服那么旺了。有精品店老板表示,随着前段时间的极冷天气影响,不少市民已经先囤好御寒的饰品,这也是年关近,饰品销售却不如意的原因之一。而另一方面,不少市民还在观望过年期间的天气,怕到时不冷,这些东西派不上用场。本报记者 赖淑英 摄影报道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责任编辑:St0754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拉客仔

潮汕搞笑短剧:抓壮丁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