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120米高的塔吊平台上,打工者哆嗦成一团。
下图:看到7万元的血汗钱拿到了手里,男青年不禁流下男儿泪。
本报讯(记者 罗林晓 摄影报道)昨天,在市区韩江路一大型楼盘施工地,一名重庆籍打工者爬上高达120米的38层吊塔脚手架,在寒风中流泪哆嗦了3个多小时,以此方式讨要欠薪。在施工方立即付还7万多元的工资后,该打工者才在众人的劝说下回到地面,脱离了危险。
事发地点位于韩江路“尚海阳光”楼盘施工地的第16座楼房,记者昨天中午1时赶到现场时,公安、消防、安监等部门的人员正准备实施营救。记者在楼下朝上望,100多米高的塔吊脚手架上,隐约有个人影一动不动,“就是这个工人,从早上到现在一直呆着不肯下来!”工地的项目经理王先生指着吊塔高处告诉记者,该工人名叫程宇,今年30岁,重庆人,是木工带班人员,与父亲一起在该工地已经工作了将近一年,扣除平时已经取走的部分工资外,累计还有7万多元工资没拿到手。早上他一个人来到38层塔吊上,也是他自己打电话报警,目的就是讨薪。
经过一番紧急磋商后,由各方人员组成的大队人马进入升降架,奔向第38层。此时,记者留意到身边有一位年老的工人,手里提着一大袋钞票,原来他就是程宇的父亲程焕林,那袋沉甸甸的钞票,是施工方紧急支付给他的7万多元欠薪,希望用这笔“火线兑现”的工资能打动程宇,让他停止极端的讨薪行为。
塔吊平台位于120米高空,寒风凛冽,打工者程宇蹲在脚手架上,哆哆嗦嗦地忍着寒冷,一言不发,眼角淌着泪水。看到突然间出现这么多人,程宇反应十分平静,当发现父亲手里摊开一袋子的钞票后,程宇开始挪动起沉重的脚步。这时,一名消防队员上前准备搀扶他出来,“你不用上来!我自己走出去!”他用手势阻止消防队员,自己一步步地走出了危险区域。
在下行的升降架里,程宇挤在父亲身旁,眼泪“哗哗”流下来,不时回过头擦拭眼泪。下到地面后,父子俩被警方带回派出所接受调查。本来程宇已经买好昨天下午回重庆的汽车票,因为他的行为已构成扰乱公共安全,将被处以行政拘留,不过,他还是能够赶在春节前回家。
据施工方介绍,目前,像程宇这样的工人尚未完全取回工资的工人总共有30多人,他们都来自一家劳务公司,工资一向是由施工方支付给劳务公司后,再由劳务公司发给工人。本来劳务公司答应昨天下午就付还所有工资,但很多工人急着回家过年,有的连车票都买好了,所以情绪比较激动。施工项目经理王先生向记者表示,劳务公司一定会在当天下午将所有拖欠工资支付给工人。
(奖励报料人尹先生电信充值卡100元)
【相关链接】
工资拖欠建筑业居多
我市开展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截至目前追回拖欠工资逾370万
本报讯(记者蔡晓丹)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市从去年12月初至今年2月8日期间在全市开展工资支付和劳动用工专项检查,截止本月21日,全市共检查企业9880家,涉及职工16.84万人,查处拖欠工资235宗,追回拖欠工资372.5万元。
市人社局劳动监察支队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每年元旦春节前夕是欠薪等违法行为的高发期,其中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薪资的问题较多。目前建筑施工领域普遍存在层层分包现象,而且没有用工资质的“飞机头”(劳务包工头)大量存在,造成用工主体不明、工资支付责任不清的问题。该负责人分析,建筑领域的欠薪分为不同情况,一种是故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另一种更为突出的情况是层层拖欠,即建设单位(开发商)拖欠施工方的工程款,施工方拖欠“飞机头”,“飞机头”又拖欠农民工工资。
部分农民工不懂得依照法律程序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的甚至采取暴力或过激行为来解决问题。市人社局劳动监察支队也提醒劳动者,用工单位拖欠工资的,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到企业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拖欠工程款的则需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