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邓丹丹 实习生 徐纯) 春节将至,许多外地来汕务工人员纷纷回老家过年,“返乡潮”使我市不少行业出现用工紧张状况。其中,医院陪护工超半数已返乡,“一工难求”现象逐渐显现。记者了解到,近期我市部分医院陪护工服务价虽略有上涨,但整体价格仍相对稳定。
去年8月份,由汕头市卫生局牵头,市护理协会结合实际情况对医院陪护服务的收费标准提出了参考价格,其中一对一24小时专陪参考收费最高不超过120元;另外,其他各种陪护形式的日收费总额也应在120元以下。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的杨副主任表示,医院陪护行业服务收费标准的提出,为规范该行业市场起到了一定作用。参考价执行几个月来,医院陪护工管理组对陪护工进行集中登记,并按照相关参考价严格约束个别陪护工故意哄抬服务价格的行为,陪护工服务收费整体保持稳定,患者家属纷纷表示满意。
市二医院陪护工管理组负责人林护士表示,由于陪护工并非医院职工,人员流动性较大,医院对他们缺乏约束力,管理难度大。特别是临近春节,不少省外户籍的陪护工陆续返乡,各医院陪护工日益紧缺,导致个别陪护工为了追求更高薪酬而出现“自抬身价”、单方面解除服务约定等现象,大大增加了医院对陪护工的管理难度。据介绍,今年1月下旬以来,大批省外户籍陪护工陆续返乡,还有部分陪护工前往其他医院工作,原本在该院登记的130多名陪护工,目前常驻的仅剩10多名,陪护工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护理部杨副主任告诉记者,目前陪护工服务价格基本稳定,但为了鼓励更多陪护工在春节期间继续留汕工作,有关部门目前正在考虑适当提高节日期间陪护工的服务收费标准,但预计上调幅度不会太大,可能在25%左右。杨副主任建议,要保持我市医院陪护服务市场的稳定局面,除各医院加强沟通配合,严格统一执行相关收费标准外,患者及其家属也应给予理解和支持,最好不要与陪护工商定“私下加价”协议。此外,市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一个独立的组织机构,统一管理、培训及派遣陪护工,引导我市医院陪护行业良性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