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无刹“死飞”兴起 建议“学好刹车再上路”

  

 不久前,市政府应急办的微博转发了“@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的一则微博:近期,一些地方开始流行一种“死飞”自行车,车辆颜色大多鲜亮,且车身比一般的自行车要“薄身”许多,自行车前后轮都没有刹车装置。办办提醒:要戴好头盔、护膝等安全措施,严格按照“死飞”使用规范操作,在路上骑“死飞”时要谨守交规。

  该微博引来了很多“死飞”爱好者的评论,其中也有不少是为“死飞”喊冤的,“不是不能刹车,而是刹车的方式与其它车不同而已”、“车是死的,人才是活的,一个没有安全意识的人,开什么车都危险,该做的不是抵制死飞,而是教育那些不顾安全的人”・・・・・・那么,“死飞”究竟是怎样一款自行车?玩“死飞”这种新型运动是什么时候在我市流行起来的?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走访。

  色彩绚丽玩法多样

  一个周六下午,记者来到人民广场,几个约莫十几岁的小伙子正骑着自行车兜圈圈。仔细一看,他们的车长得可不一般:双轮比普通自行车轮更细,轮子镶有炫目的彩圈。这些车结构都非常简单,没有脚撑,没有变速,没有手刹,想刹车时,只要脚踏静止就停了。它们都有个奇怪的名字,叫“死飞”,这是因为它们的后轮跟链条固定在一起。不像普通的自行车,踩着踩着,脚踏不踩了,两个飞轮还会惯性地转动,而“死飞”只有不停地踩才能动。

  一个“资深”玩家给记者秀了几种“死飞”特技:前轮45°向前脚方向偏,曲柄水平,用小腿的力量控制脚踏的前后平衡,这叫“定杆”;从地势较高处骑下来时,刹紧后轮,随着轮子摩擦地面的吱吱声,车子又滑出了好远,这叫“漂移”……

  价格两三千元至一万元不等

  在中山路一家“死飞”专营店里,记者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自行车以及各式各样的零件。销售员小陈指着一辆鲜红色的自行车告诉记者,一辆入门级的“死飞”大概在2000元左右,而店里卖的最贵的“死飞”则高达1.5万元,是专门用于竞速的。“两三千元的比较受欢迎,轮胎也是卖得比较多的,因为这种自行车比普通自行车薄,磨损比较严重,尤其是那些经常玩的,一个月左右就得更换一次轮胎。”小陈说,普通的轮胎一条几十元,好一些的则要200百元左右。正在小陈为记者介绍时,一位中学生来店里取走了那辆鲜红色的“死飞”,原来这是他前一天预定的。据了解,死飞车全身19个零配件,均可以有颜色来美化,五颜六色的色调彰显每个骑手不同的性格爱好。顾客一般是先到店里选好自己喜欢的零件,第二天再来取组装好的“死飞”。

  玩家建议学好刹车再上路

  据小陈介绍,这家“死飞”专营店是目前市区唯一一家只出售“死飞”的店,因此这里也是我市“死飞”爱好者们活动的“据点”,而他本来也是经常光顾该店的“死飞”玩家,一个多月前才成为这里的销售员,同时负责指导新手一些基本技术。对于“死飞”能否上路这个问题,小陈的回答是,“很多人觉得死飞没有刹车,所以上路很危险,其实死飞可以通过脚踏来控制后轮,从而减速和刹车,熟练的话死飞的刹车比普通自行车更快,上路是没问题的。”小陈说,对于前来购买“死飞”的顾客,他都会建议他们要先学好刹车这个基本功,“我有时会在店门口教他们怎样刹车,有些人上手比较快,半个小时就能学会,有些就要两三天。有的顾客则会先装上手刹,等学会脚刹后再拆掉。”

  我市“死飞”爱好者达几百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死飞”是在2009年左右传入中国的,而我市第一批爱好者大概在3年前开始接触的,目前这个队伍已经壮大至几百人,其中有中学生,也有上班族。由多个“死飞”品牌和经销商赞助的“潮汕三市死飞交流赛”也已经连续举行了三届。每年,来自汕头、揭阳潮州三市的“死飞”爱好者都会汇聚在一起,进行速递、竞速、动作、定杆、跳高等不同项目的比赛,也在切磋中互相交流学习,同时还可赢取一些作为奖品的“死飞”配件。去年的比赛是在市区百花路东厦运动场进行的,小陈赢得了定杆项目的第一名。“我玩了一年多,曾经拉伤过,不过好了又继续玩。”他露出灿烂的笑容,“没办法,实在是太热爱了。”

 

  相关链接

  Fixed Gear ,与Track Bike(场地自行车)是同类自行车,但骑行地域不限制在体育馆内,在日本则有古典赌博形式的场地自行车比赛,被称为“竞轮”,在中国被称为“死飞”或“固齿”,香港地区也称为“梗牙”,Fixed Gear Bike来自New York Old School单车文化,最初由Messenger快递工作者而起的快速单车文化,在日本原宿流行后,就开始快速在全世界蔓延,成为街头文化的代表。         (欣欣)

来源:汕头日报   责任编辑:St0754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决斗

潮汕故事剧:变色龙(第三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