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话:民生工作与百姓福祉息息相关。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实施了2012年十件民生实事,作为我市民生建设的重要抓手,从稳物价、千村环境整治、到加强道路改造建设、缓解出行难等,桩桩件件都温暖了百姓心窝。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回眸2012 民生实事》栏目,回顾这些民生实事落实情况,敬请读者垂注。
本报讯 记者曾漫路报道:“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看到这些字眼,老百姓可一点都不陌生,眼看着物价“蹭蹭”往上冒,兜里的工资却是“按兵不动”,心里那个疼啊!针对老百姓最关切的“菜篮子”问题,去年,我市把“推进稳价惠民项目建设”列入汕头市2012年度十件民生实事,由市物价局牵头负责,具体包括平价商店等“三项建设”和完善临时价格补贴联动机制两项内容。一年过去了,稳价惠民项目建设工作任务基本完成,成效逐步显现,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88家平价店助百姓省钱
在新供销平价商店里,主妇们正精心挑选蔬菜,搭配着一餐的食物,平价店虽不太宽敞却干净明亮,就像一个小型的超市,店内粮油、干果、副食品应有尽有,都整齐地排列在货架上。店内醒目的电子显示屏上正一行行滚动着当天商品的价格,在此购物的几位市民反映,平价店里的蔬菜,不仅跟市场的一样新鲜,而且价格更实惠。现在物价那么贵,希望能开更多的平价商店,帮老百姓省钱。平价商店里蔬菜为什么能便宜下来,记者了解到,是平价商店的运营者主动衔接我市的蔬菜生产基地,搭起从种植基地到平价超市的绿色通道,挤掉了中间环节的利润,实现平价蔬菜“早上在田里,上午在店里,中午在锅里”。
市物价局介绍,2012年我市运用市本级价调基金341万元、争取省级价调基金1125万元合计1466万元,补贴一批平价商店及扶持建设一批蔬菜大棚、家常农副产品冷藏设施,努力保障生产与市场供应。全市全年新建平价商店88家(累计达137家),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50家和省下达80家的建设任务。其中:依托供销社设立24家、粮食系统31家、超市21家、农贸市场1家、其他类型11家;在区县分布上,金平14家、龙湖13家、澄海20家、濠江13家、潮阳12家、潮南10家、南澳6家。平价商店等“三项建设”成为了稳物价、保民生的重要抓手,在引导市场价格水平、方便群众日常生活、解决蔬菜供应季节性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双联动”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
与此同时,为保证困难群众的生活不受高物价的影响,市物价局牵头有关部门印发了《汕头市低收入群众临时价格补贴和保障标准与价格上涨联动机制实施意见》,从实行“双联动”、拓展补贴对象和灵活放宽启动条件等三方面对现行联动机制进行完善。2012年分别在春节前和中秋国庆“双节”前,市运用本级价调基金共两次发放临时价格补贴761.523万元,同时在当年春节前争取省级资金2008万元发放临时价格补贴,共惠及15万低收入群众,切实保障了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