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4岁的潮南两英镇下小村村民黄绪光,是记者一行抵达东兴市后遇到的第一位汕头人。认识他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记者下榻的酒店对面,刚好就是黄绪光开的牛肉店。
黄绪光的牛肉店位于浙江路中段,店门前的“汕头牛肉”招牌很显眼,也成为吸引记者第一时间想探访他的原因。后来数天的经历,印证了记者的选择没错——黄绪光这间小小牛肉店,就是东兴市潮汕人经常聚餐的一个落脚点。走进店中,经常可以听到顾客中此起彼伏、夹带汕潮揭口音的潮汕话。这家店,也因此成为记者了解东兴潮汕人活动的一个窗口。
在黄绪光的店里,记者吃了抵达东兴后的第一顿饭——一碗原汁原味的潮汕牛腩面。吃饭之余,热情的黄绪光告诉记者,他妻子是防城港人,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广西壮族女孩,两人几年前在广州打工时认识,后来回潮南结婚,育有两个孩子,几个月前来东兴创业开牛肉店。
黄绪光的牛肉店生意不错。他告诉记者,店里销售的牛肉、牛肉丸都是以最快的速度从汕头托运而来的。虽然开业只有2个月时间,但牛肉店总是门庭若市,午夜时分还有很多顾客光临,其中八成是潮汕人,因此他对生意前景很有信心。
黄绪光在东兴开牛肉店只是潮汕人在这座边境城市谋生的一个缩影。在东兴,潮汕人较为集中的地方是解放路。这条路以前曾汇聚不少来此经营服装生意的潮汕人。那时候,走过解放路,只要看一看到商店里边有没有工夫茶,就可以知道这家店的老板是不是潮汕人。
沿街商铺经营者都对潮汕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很精明,也好说话”——这是很多东兴人对潮汕人的大致评价。据了解,目前大约有数千名潮汕人在东兴做生意、工作、生活。
七十年前,因为“东兴汇路”的开辟,东兴和汕头结缘;七十年后,大量的潮汕年轻人依然活跃在东兴,一代接一代的潮汕人,不断在东兴实现人生的梦想。
人们总说,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追随潮水、逐水而居永远是潮汕人的一个特性。而灵敏的商机意识,执着坚毅的追求,刻苦耐劳的秉性,聪明睿智的思维,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潮汕人前仆后继、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但无论走到哪里,潮汕人“根”的意识永远不会忘却,就如同“东兴汇路”中的海外侨胞和侨批从业者,即便远在天涯海角,隔着千山万水,也永远忘不了故土和亲人。
本报记者 郑成武 袁笙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