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郑于蓝) 如果在购物时遭店员盯梢,作为消费者的您,是否还有继续购物的心情呢?近日,家住黄山路阳光海岸陈小姐在家附近一便利店购物时,被店员紧紧盯梢,当贼一般防范,将她原本愉快的购物心情一扫而光。
据陈小姐说,当晚9时左右,她与母亲来到离家不远的一家专营进口商品的便利超市购物。当时超市内顾客不多,她俩刚一踏入超市,门前两名女店员即刻一左一右迎上前来,欲为其“导购”,但陈小姐婉言拒绝。尽管“好意”遭拒,但两名店员仍不识趣地采取“人盯人”的方式,紧跟在陈小姐及其母亲身后,默不作声地盯着她们挑选商品。顿感不快的陈小姐唯有要求店员保持距离,以示对顾客的尊重。不料店员却辩解道:“我们跟着你,是怕你看不懂进口商品上的英文,好帮你翻译说明而已。”
“行,那请你帮我翻译一下这句话!”陈小姐随机从货架上挑了一款进口零食,并指着外包装食品配方标签上一串英文单词,要其翻译。然而,刚才还振振有词的店员变得支支吾吾,说不清具体的食材配方。最终,店员承认她们是为了防窃,不得已而为之,并向陈小姐表示歉意。事后,陈小姐坦言自己很“受伤”,可能不会再踏入该店购物。
昨天,记者也以顾客的身份走访了市区多家便利商店和超市,发现盯梢的做法确实存在,且在便利商店频频“上演”。而据记者观察,这些商店内多设置有闭路监控系统,即便如此,店员还是会贴身跟随顾客。对此,现场几名受访市民都表示反感和不满。他们希望商家能通过其他监控方式防窃,为消费者提供舒心的购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