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方晓F 实习生 郭媛) 昨天,本报报道了市区一些家长雇佣私家车拼载学生的现象,引起读者的关注。有市民致电本报编辑部,称其朋友的孩子在拼车上学时,由于拼载私家车与其它车辆发生追尾,最终孩子家长不得不自己“啃下”医药费。律师建议,家长要租用有正规营运手续的车辆接送孩子。
在一家企业上班的林先生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他朋友孩子乘坐的拼载私家车与一辆小型货车追尾碰撞,没系安全带的孩子磕破头,还有轻微脑震荡,到医院缝了好几针,住院观察一个星期。接送孩子的司机表示自己没能力支付医药费,要对方事故车辆司机负责,双方推诿无果,最后由孩子家长“啃下”医药费。
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法律界人士。我市一家律师事务所的沈律师表示,用以营运的车辆必须有相关部门核发的证件,或得到相关部门许可,否则是违法行为。
沈律师建议,家长们在拼车之前,最好核查司机的身份和车辆的保险情况,同时签订协议,对车辆行走路线、拼车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处理行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等做出约定,同时也可给孩子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以加强保障。另外,私家车拼车接送孩子是私下交易,是一种违法行为,建议家长租用有正规营运手续的车辆接送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