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信号发布,都经过专业人员的缜密分析和会商
本报讯(记者 黄泽春) 前段时间,受“行踪”诡异的台风“天秤”影响,我市发布的台风预警信号不仅持续了6天之久,而且台风预警信号频频“变色”。台风预警信号如此频发多变,在近年来较为少见。一些市民不免质疑:这些信号到底是怎么“出炉”的?
记者为此走访了市气象台有关专家。专家表示,按照广东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我市的气象灾害预警包括台风、暴雨、高温和寒冷等多类信号。为了便于识别,这些预警信号不同级别用不同颜色表示,并统一以红色为最高等级。“目前各种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发布,主要依据气象资料分析及专家会商结果。”专家告诉记者,每当有台风、暴雨或高温等气象灾害即将来临,市气象台的专家及专业人员便会严阵以待,大家通过对最新气象资料深入分析,并进行会商,集思广益后才做出各种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否的决定。
俗话说,天有不测之风云。专家们在出现灾害性天气过程中,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变换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品种图标及级别颜色,做到天气“变脸”预警信号“变色”。
可以说,每一次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发布,几乎都是气象专家及专业人员经过一番会商,甚至是在激烈讨论中“吵”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