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郑于蓝)同是液化石油气,为何管道石油气的价格下调了,瓶装石油气的价格却反而上涨?昨天,有读者拨打本报的热线电话反映,近期,我市中心城区居民管道液化石油气价下调超过20%,但瓶装液化石油气价却与管道气价背道而驰,不降反升。市物价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燃气价格管理机制不同。
“最近瓶装气涨得也太快了!”市民潘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家中一贯用的是15公斤瓶装液化石油气。本月初,每瓶石油气价格仅97元,到了本月21日,每瓶价格提至101元,而不到一周时间,售价又飙升至108元/瓶。“短短一个月内,一瓶液化石油气就涨了11块钱。”让潘女士感到不解的是,她在网络上查询到,近期我市中心城区居民管道液化石油气的价格却是下调的,而且下调的幅度超过20%。随后,记者走访了市区多个瓶装石油气销售站点,发现确如潘女士所说,目前市面瓶装液化石油气售价普遍走高,15公斤瓶装单价已告别两位数,均超百元。
针对近段时间管道气价格调低,而瓶装气价格反而走高的问题,市物价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燃气价格管理机制不同。
该工作人员介绍,自今年3月1日起,我市中心城区液化石油气价格管理实施改革,管道液化石油气实行政府定价,采用独立的定价方式,定期核算,每两个月根据企业进货成本变动情况,适时进行价格调整;而瓶装液化石油气价格采用市场调节价,由物价部门向社会公布中心城区最高价格,各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按规定的作价公式,在不超过最高价格的范围内,根据实际进货成本制定具体销售价格。因此,才会出现瓶装气价格与管道气价背道而驰的现象。